陈伟仪:生物医学冀增至80学额

2021-06-19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生物科技、生物制药,以至医学与临牀服务,本港生物医学科研一直走在现代科技前沿。中文大学五年前开办生物医学理学士,当年争取开办课程的副校长陈伟仪表示,世纪疫情揭示社会对相关技术人才愈来愈渴求,但须赖政府支持培育,冀新一轮资助大学学额分配中,增加课程学额至八十个。陈伟仪在《科技猛人教路》网上系列访问中,提醒即使从事科研的学生,亦须学得多而广,接触创业知识更能助他们抓紧发展机遇。

中大近年致力于生物医学、再生医学方面发展,背后功臣不得不提及,于○九年创立生物医学学院的陈伟仪。从事遗传学研究的陈伟仪当年从美国回流,一早看准生物医学的发展潜力。「八年前我就说要开办这门学科,生物医学,但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问毕业生有何出路,要有市场调查数据,但当时的香港哪有甚么市场?」

首次提出设科铩羽而归,陈伟仪一六年再接再厉,终于成功开科,然而只获批每年二十个一年级学额。「这是远远不够的。」他称,现时政府发展一所创新中心(InnoCentre),至少需要三百多个相关人才,即使只需要一百多人,二十所中心也要二千人。「单计生物医学范畴需要的人才,生物医学加理学院的生物学,两个课程一年都不够一百人毕业,就算有十所院校,也不够一千人,连创新中心的需求也满足不了,何况其他私人企业呢?」

大学正就新一轮三年期学额分配向教资会提交建议,陈伟仪相信政府会在培育相关人才方面投放更多资源,允大学增加生物医学学额,「(连同高年级入学)如果可由四十个变八十个,我也不会觉得惊讶。」

不过,科研人才亦不能单纯只具备术科知识。陈伟仪认为,不论大学或中小学生,亦应多涉猎不同方面,近年政府多提倡STEM(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教育之馀,社会亦应多方面发展其他范畴,「学生日后发展的方向也未必和所学科目一致,所以要识得多而广。」

陈伟仪创立的生物医学课程,会要求学生在三、四年级时,从生物医学研究、管理与企业策略,以及健康服务与谘询三个专修选择其一,为学生在研究、创业和管理实验室三个出路做好准备。陈伟仪笑言,有此设计源于当年在美国读博士时,导师曾推荐他修读一门商业管理课程,惟他认为与主修无关便未有听从。之后回到中大任院长,需要有管理知识,他便感到后悔,「如果当年有读,那就差得远了。」

他又以当年在美国从事研究时,与「创业」失诸交臂的经历,强调接触创业知识的重要性。「当时我有一个关于研究血小板药用方面的专利,有个『油王』想给我投资创业,但条件是要我辞去教授职位去做。」陈伟仪当时觉得万一失败,家人生计未有保障,所以未敢冒险,最后只将专利授权获利。「因为我未试过、未听过、未见过创业,所以不敢尝试,如果是现在的学生,相信很可能没有我那样蠢,不会让机会流走。」

新冠疫情下,中大持续支援学生到大湾区创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提供专人让学生谘询法律问题,解答在大湾区发展的难题;更成功协助校友师生,在大湾区觅地建厂。不过对于部分学生抗拒北上发展的心态,陈伟仪则建议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资讯、成功例子,鼓励到大湾区发展。

中大去年七月新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协助支援师生掌握大湾区资讯。陈伟仪表示,预视到学生欲到大湾区创业,定当遇到「不一样的难题」,「一般想创业的同事和学生,不一定懂跟政府打交道。」于是校方委派由熟悉大湾区事务、中大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林煌权出任办公室主任,希望以统筹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谘询服务。

即使初创企业成立后,办公室仍会继续提供支援,例如可谘询缴税制度、法律意见,甚至介绍专长内地公司法的律师。陈伟仪举例指,由于疫下未能通关,办公室曾协助未能亲身赴内地的学生,在东莞找地建立厂房。办公室现正筹备介绍大湾区城市的网页,罗列城市设施、新闻、政府公告,冀将网页逐步由内部限阅,推展至开放公众浏览。

陈伟仪又指,中大深圳研究院三年前更成立「众创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室和资源,至今已孕育四十七家初创企业,为人熟知例子有前海随身宝科技等。他特别提及主打声纹识别技术的「声扬科技」,在疫情期间突围而出,早前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这些公司最初都是由仅得两、三名成员开始培育出来。」

不过,过往有不少调查指本港年轻人或抗拒到大湾区发展,陈伟仪直言并不担心,「你可以说涉及政治因素,这亦最容易被人看到,但非主要成因。」他认为,不少年轻人生活舒泰,不愿冒险往外闯,可以理解他们有此想法。他忆述自己年少时负笈美国,「无论英语说得多好、性格多外向都没用,人离乡贱」,但当年自己相信海外有更多机遇,遂靠着意志力克服和适应。他亦指自己一直鼓励学生北上发展,建议提供更多资讯、辅以成功例子,让年轻人有更深入理解。

专注遗传学、基因调控研究三、四十载,陈伟仪被誉为生物医学权威,作为一个传统定义上的「理科人」,他坦言自己最初踏上科研之路、选修理科,受家人和友侪影响居多。到自己为人父母后,不插手子女选择,让他们喜欢哪一科便选那一科。他又深信,「想创业应该读甚么科」没有既定答案,「读哪一科、做哪一行,或者哪一行比较容易创业,会随著时间而改变。」

陈伟仪上世纪七十年代于中文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赴美深造及从事科研。但陈伟仪坦言,当年读完预科后,仍未有深思自己将来想做甚么,带著迷惘入读了化学工程,幸遇到好老师,创立生物化学系的马临教授,即后来的中大第二任校长。「他让我转系到生物化学,否则我继续朝工程方面发展,很可能会成为化学工程师。」他笑指,若如此自己便惨了,因香港现时已没相关工种。

陈伟仪续指,当年读化学工程的同学,后来有人读医,也有人从读医转为社会科学。「所以我始终觉得,读甚么科,将来未必一定朝那一个方向发展,即使读预科、大学也未必知道自己未来方向。」他读中学时,未算对理科非常有兴趣,但当年有句老话,「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加上当年学校重理轻文,成绩较好的学生都选理科,所以他作出跟友侪一样的选择。

「我父母觉得读理科、学一门手工艺对将来比较有保障,现在回想,自己选科或多或少也受此影响。」到自己为人父母后,陈伟仪尽量不插手子女的选择。他以最小的女儿为例,称自己原以为她会承继衣鉢,本科读完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后继续深造,结果女儿选择到社会工作一两年,之后更转读法律,成为了律师。「这样是否很迂回?很难说,我不知道如果硬要她继续做科研,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最终她找对了自己的路。」

因为过往这些经验,陈伟仪深信「创业应该读甚么科」没有既定答案,「读哪一科、做哪一行,或者哪一行比较容易创业,会随著时间而改变。」不过他亦坦言,读STEM(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相关的科目,发展机会确实较大,乐见近年社会重视相关教育。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