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笔论政】政府抗疫要结合科学及判断

2021-02-03 00:00

政府宣布延长社交距离限制措施至农历年初六,即牛年伊始,禁令仍未松绑,重灾行业错失黄金档期,欲哭无泪,笔者担心各业界在假期后会否掀起另一轮倒闭潮。无奈第四波疫情顽强持续扩散,源头不明居多,每日仍新增数十宗确诊个案,为了遏止疫情,政府近日改变策略,通过频繁「突袭」式封区强检,希望通过「港式强检」达至小区清零。成效如何?仍有待观察,但要走出疫情困锁,社会对疫苗始终寄予厚望。

全球疫情严峻,疫苗供应十分紧张,一针难求。特区政府经预先采购的三只疫苗,一波三折,先有国产科兴疫苗未能依时供港,再有欧盟一度限制欧洲疫苗出口,令在欧洲制造的复星/德国BioNTech和英国阿斯利康疫苗能否稳定供港,引起社会关注。特区政府除了要密切监察事态发展,也有必要加大力度,扩阔视野及探索,积极、谨慎及尽速引入一切其他安全可靠的疫苗供市民接种。为此,我们早前已请求中央政府为香港提供国产疫苗。

其中,内地国药集团研发的灭活疫苗,在全国已接种超过一千万剂,暂时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而在上年十二月底公布第三期试验数据,国药疫苗对新冠病毒的保护效力达百分之七十九点三四,此外,该疫苗在中国以外四个国家紧急使用,两个国家获批注册上市,另有五十多个国家提出订购。可见,国药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获得多个国家信赖背书。

对于有评论指国产疫苗尚未公开第三期临牀数据,对引入香港使用有所疑虑。笔者认同,但防疫抗疫措施始终是结合了科学及判断,不可能只考虑科学角度而无视实际情况。事实上,所谓紧急使用,本身就是需要缩短、简化正常药物审批的程序,专家也需要在资讯不太完整完美的情况下作出判断,当中对资料的要求,是否只有一条硬性标准线?再者,科兴应该已在不同国家向当局提供了资料,国药也向内地药监提供了资料,香港政府是否争取尽快向生产商取得相关数据?负责官员又是否要因应实际疫情作出判断,而不是将最后决策责任推卸给专家委员会?

在抗疫非常时期,疫苗的临牀数据固然重要,但疫苗在应用后的实际情况,也有不少数据、报告、案例可供参考。随着国药疫苗在愈来愈多城市、国家广泛应用后,未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笔者身边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够接种国产疫苗,特区政府是否能因应需要,考虑尽快引入,让香港人有多一个选择?

若政府在技术上未能做到急市民所急,无法让国产疫苗尽快供港及让市民接种,退而求其次,又是否可与深圳等地政府磋商,让选择返回内地接种国产疫苗的港人可获酌情豁免要先检疫的安排?毕竟,战争是要争取主动才增加胜算之或然率。

李慧琼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