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南巡 深圳再腾飞

2020-10-13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南下广东,明天将出席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庆典。中央前日公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增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并提到「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内地学者对本报表示,中央在多个领域授权深圳牵头开展新一轮改革开放,过往香港拉动珠三角起飞的格局已经逆转,加上疫情及中美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正在洗牌,香港要重新思考如何加大与内地的合作。

在中共五中全会本月底召开及「十四五」规划出台前夕,中央周日公布关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方案。《方案》定位相当高,形容为「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将「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并为深圳定下五年目标:二〇二〇年,在市场化、营商环境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二〇二二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二〇二五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在《方案》「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深圳要「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广州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对本报表示,这次方案出台,正式拉开深圳第二轮改革开放的大幕,不同的是,四十年前的第一轮改革开放是由香港拉动的,香港把资金及产业转移到深圳;四十年后的今天,将由深圳牵头,并拉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圳明显已经独占鳌头。

方案提到「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显示香港在深圳未来发展中仍有其重要性,但郑天祥认为,受新冠疫情、中美竞争加剧、世界经济下滑等影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洗牌。在贸易金融方面,香港作为中国及世界「超级联系人」角色正出现变化,加上内地逐步走向以内部消费(内循环)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模式,香港也要与时俱进,想想自身的优势。例如以往香港是吸收国际资本到内地的重要平台,如今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协助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事实上,当今年全球不少城市仍饱受疫情摧残之际,深圳成为了中国经济复苏的领头羊。深圳GDP经历首季负增长百分之六点六后,次季已经实现「V形」反弹,令上半年GDP重新转正百分之零点一,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出口额七千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冠绝全国。今年一至七月,深圳新登记企业数量更逆势而上,增加十七点八万家,同比增长一成四。

专家指深圳当局在疫情初期灵活应变,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六百亿元;同时鼓励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推动比亚迪等一大批深圳企业,改产口罩机、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检测试剂盒、智能检测系统等防疫物资,以及电商、快递、网游等深圳固有优势产业受惠于「宅经济」,都促成深圳成为「疫」市赢家,表现出深圳产业多元化的优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