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上京商惠港措施 涉湾区金融创科发展

2020-10-13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原定明日宣读的《施政报告》将会押后至下月底前公布,与此同时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出席明日举行的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但她解释,押后原因是本月下旬要前往北京参与部委的协调会议,争取中央支持她主动提出的一系列惠港措施,涵盖大湾区、金融及创科发展。她强调自己是「等到」昨日收到中央回应再公布决定,中间要平衡想不想有份更有内涵的《施政报告》,又反问既然报告聚焦于提振经济,而自己有机会争取到中央政策支持,「系咪一定要咁固执在指定日子读《施政报告》,然后令市民失望呢?」她认为值得多等一会,为社会带来更大振奋。

林郑月娥表示,经过严重疫情,内地经济已经快速地「V」形反弹,认为香港经济要复苏离不开中央的支持,要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企业、专业和个人寻找经济增长的机会。因此她早前梳理一系列措施,希望中央考虑及支持。

她说刚于周末收到中央通知,由于有关措施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不是单一部委可以决定,希望她在十月二十日之后启程前往北京参与一些部委协调会议,亲自与相关部委研究,才能够得到中央最终指示这些项目和政策是否可以支持。她认为若今年《施政报告》能包含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对港人恢复经济信心和为商业活动注入新动力都非常有裨益,决定押后公布《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强调,看到香港经济大受冲击,非常主动地梳理一系列政策建议寻求中央支持,自己亦可随便选一日公布《施政报告》,不认同自己「被动」。她透露,有关建议以经济与民生为主,例如社会希望疫情稳定后有方便人员两地往来的措施。而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落实很多商贸或专业服务、金融开放的措施;亦有聚焦本港金融与内地更多互联互通措施;又希望创科发展上有中央政策及深港合作支持。另外,国家的「十三五」规划赋予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角色,所以她在航空事业方面亦提出了一些措施。

问及为何拖到昨日才公布,会否令人觉得要到深圳见国家主席得到指示后才能推出《施政报告》。林郑月娥反驳,自己没有「拖至」昨日才宣布,而是「等到」昨日,因自己亦是周末才收到中央通知要求赴京。而制作《施政报告》的过程中,香港要更好地融入国家及大湾区发展大局,与中央有一定磋商是必不可少,但不等于整份《施政报告》是要交由中央批准才能够公布。

面对记者连番质疑仓卒押后,她说明白在两天前做决定会引来很多揣测及批评,「但为了香港好、为了有机会令市民可以重振他们对香港的信心,我愿意承担、愿意作这个决定。」她又形容争取落实中央支持香港措施的做法正是「一国两制」的精髓,中央关心香港是义无反顾,在两制内由特首提出,非按中央规划如何走,正是「一国两制」意义所在。

林郑月娥否认自己到深圳会见国家主席习近平,指仅接获通知前往深圳只是出席明日的庆祝大会。她又说,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香港既是「贡献者」,亦是「受惠者」,香港企业早期到深圳投资;中期作一个连系人角色,帮助深圳企业「走出去」,亦引入了一些资金;近年深港在创新科技、创意产业等有多方面合作;到今日为止,香港仍然是深圳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有大约八万家香港企业在深圳经营。她希望未来深港合作可更上一层楼。林郑月娥离港期间,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署理行政长官职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