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睇雲海怕食白果?天文台教留意 「氣溫露點差」
2019-01-08 17:18
香港不少人喜歡到大帽山、鳳凰山、飛鵝山等地影雲海,但攝影愛好者有可能運氣不佳「食白果」。天文台昨日(7日)發文教大家參考高空觀測資料,當某高度的「氣溫露點差」相近時,該位置便會有雲霧產生,而該雲頂高度低過香港山峰的話,便有機會看到雲海。
根據天文台「香港高空氣象觀測」解說雲海原理,在某一高度上的空氣溫度及露點溫度相差(「氣溫露點差」)可顯示該高度附近空氣的濕潤程度。當「氣溫露點差」接近0°C時,通常便產生雲或霧。因此,氣溫露點差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來估算雲底高度。
天文台又以實例解說,從上星期六(5日)早上8時的高空氣象觀測圖可見,離地面約300多米至700多米的氣溫與露點溫度接近相同,雲頂高度(約700多米)較大帽山山峰957米低,符合了看到雲海的有利條件。因此,當日有不少市民都能在山峰上拍到雲海。
天文台又解釋「逆溫層」為雲海產生的第2個因素。一般而言,氣溫會隨高度增加而下降。但逆溫層表示空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當逆溫層出現時,該層以下的空氣會較為穩定,而空氣的垂直運動亦受到抑制。在其他適合的氣象條件配合下,逆溫層通常有利大氣低層產生雲、霧或煙霞。
因此,當氣溫露點差接近0度而且高度低於香港山峰,配合逆溫層的出現,市民就愈容易觀賞到雲海。
網民留言提出更多意見,例如將此數據加入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又或者研發實時監測雲海手機應用程式,因現時天文台只提供此氣象資料在每日早上及晚上8時的數據,脫離實際需要。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