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七成六「緊急」病人可30分鐘內處理 未達九成指標
2018-12-07 14:34
醫管局上年6月將急症室收費增至180元,最新數字顯示,急症室整體求診人次按年減少4.4%,其中屬「次緊急」及「非緊急」的首次求診人次亦按年減少7.7%。但其中屬第三類的「緊急」病人,只有七成六病人可在30分鐘內可獲處理,未達九成的指標。醫管局指,輪候時間因長者求診人數上升、急症室進行檢查的次數增加等因素影響,未來積極招聘人手,亦呼籲市民善用急症室。
公立醫院急症室上年6月18日起調整收費,由100元增至180元。醫管局今日公布調整收費後的最新情況,顯示求診人次由217.5萬人,減至加價後約207.9萬人,按年減少4.4%。
另外,醫管局指標訂在30分鐘內處理九成的緊急病人,但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啟明提到,現時緊急病人的平均輪候時間只有七成六達標。按分流類別劃分,「次緊急」及「非緊急」的第四、五類病人的首次求診人次亦按年減少7.7%。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感染及應急事務)莊慧敏認為,數字反映加費措施取得成效,有效減少「次緊急」及「非緊急」首次求診的病人,可集中處理危殆、危急等病人。
現時屬第三類的「緊急」病人,醫管局指標訂在30分鐘內處理九成的緊急病人,但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啟明提到,現時緊急病人的平均輪候時間只有七成六達標。李啟明解釋,輪候時間因長者求診人數上升、急症室進行檢查的次數增加等因素影響。
醫管局表示,未來會繼續鼓勵其他部門醫生以急症支援計劃支援急症室,及透過自選兼職招聘辦公室聘請兼職醫護,亦會增加病房容量,呼籲市民善用急症室。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