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最平學車1750元 隨時「補鐘」付逾1萬

2017-06-15 15:24

學車人數近年大增,消委會引述運輸署數字指,私家車和輕型貨車合併試的平均輪候時間逾200天,如要「一擊即中」,最好參考運輸署建議學習時數,確保超過30小時。但消委會調查發現,受調查的駕駛學校學車課程無一達到標準,有一個更只有5小時,不同駕駛學校所提供的套餐的收費差異可高達10倍。如需補鐘,加上各項雜費及租車費等,最終的費用可能是原先套餐價的6倍,隨時令消費者大失預算。 消委會向21間駕駛學校發問卷,共收到9間回覆,另經網上搜集,其中2間未有回覆的駕駛課程資料,課程一般分為「散鐘」、「套餐」及「套餐連增值課程」3類。 最平跟最貴,收費分別為1750元及20195元,差異超過10倍,當中只有2間學校的駕駛套餐已計及申請學牌費、考試路票費及考試租車費,其他需要自付,如果加起來總費用,將介乎4408元至22853元。 消委會再按運輸署建議的30小時學習時數計算,再連同考試費用及「補鐘」,私家車課程介乎11898至30503元,輕型貨車課程由12418元至30503元。所以,如果報讀最平的1750元課程,其實最終可能要額外付10908,較原價多6.2倍。 消委會提醒,不論報讀任何課程,消費者均應接受足夠時數的駕駛訓練,以充分掌握駕駛技術、養成良好的駕駛態度和習慣,並汲取足夠的路面經驗,才參加駕駛考試,亦要清楚了解課程資料,包括上課堂數、每堂時數、收費涵蓋的項目、學車路線及車種選擇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