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源.區」研零排 廢污泥化灰再造磚

2017-01-16 06:57

香港首個污泥處理設施環保署「源.區」去年中開幕,透過焚化污泥發電,目前每日處理1100至1200公噸污泥,經過「流化牀」技術焚燒處理後的污泥殘餘物,體積會較原本減少九成,但每日仍需運走約110公噸灰燼及殘餘物。為進一步減廢,環保署正支持理工大學研究,運用污泥處理產生的灰燼製作混凝土磚,預料今年初會有初步數據,長遠目標達至零污泥排放。 斥資約50億元建造的污泥處理設施T.PARK「源.區」,位於屯門稔灣,由環保署管理,去年6月底開放予公眾參觀至今約半年,設施每日最高可處理2000公噸污泥,目前從全港11間污水處理廠接收污泥每日為1100至1200公噸,經過除臭處理後進入焚化爐,利用「流化牀」技術以超過攝氏850度的高溫燃燒,轉化熱能推動渦輪產生電能,令餘下的灰燼及殘餘物,僅有原來體積的一成,大幅縮減需要丟棄的廢物。 T.PARK每日仍有約110公噸殘餘物需運往毗鄰堆填區,環保署計畫更進一步,長遠達至零污泥排放,與理工大學合作,研究利用污泥處理所產生的灰燼生產混凝土磚,理大的研究人員會透過實驗和生產試驗,評估T.PARK所產生的污泥及灰燼,替代作為混凝土磚建築材料的可行性,該研究已經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正就物料的各項屬性作測試,預料今年初會有初步結果,而環保署指暫時收到的訊息正面。 環保署環境保護主任溫家玲表示,T.PARK運作亦已上軌道,電腦系統去年在啟用初期出現小問題,但調整後已經解決,而T.PARK每日最高的污泥處理量可達2000公噸,預計至2030年才會飽和,故短期內亦未有擴充或改良設計的需要。 焚化污泥產生的電力可支持T.PARK平常運作,做到「自給自足」,多餘電力可以輸入中電電網。T.PARK廠房同樣設有海水化淡廠,從后海灣抽取海水,每日可提供600立方米的飲用水和設施用水,而污水經處理後亦會循環作灌溉、沖厠和清潔用途。 除善用水電資源,焚化污泥過程中產生的熱能亦不會浪費,T.PARK特地回收熱能,供給予位於設施內的3個SPA水療池和冷暖空調系統使用,透過水療教育公眾暖水的熱能來自焚化污泥設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