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郭志堅│乳癌手術後的手腫處理

2024-06-25 07:00

香港乳癌基金會指出,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香港乳癌基金會FB圖片
香港乳癌基金會指出,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香港乳癌基金會FB圖片

有女跑者接受乳房手術後,手腫而且心肺功能和體能又下降,其實香港乳癌基金會指出,由1994年起,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超過94%乳癌患者為40歲或以上;年紀越大,風險越高。並非年紀小就不會患上乳癌,本港最年輕患者不足25歲。

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是首要考慮,手術後常有手腫(上肢淋巴水腫)的情況,所以引流管未移取,傷口未完全瘉合前,不妨躺下,上臂依然在身旁(很多時手術醫生都要求用繃帶紥在身旁,方便傷口瘉合),手踭屈起90度,不斷緊握拳頭和放鬆,以增加上肢血液循環以消腫。引流管移除後,改善方法可以有更多選擇:

1. 日常簡單的關節活動配合肌肉活動以排走水腫,例如用雙手向高處爬牆,或者雙手在牆上畫大圈,或者將手伸至後頸或後背,恍如扣頸鍊、沖涼擦上下背、拉拉鏈等動作。

2. 運動養生法:瑜珈、太極及氣功也是不錯的選擇,這類運動比較輕柔,不會刺激心率和血壓,肌肉間歇地收緊和放鬆,再配合有節奏的深呼吸,有助上肢的淋巴液回流到身體中央,調整手腫。

3. 運氣訓練: 呼吸要有節奏性,主要橫隔膜腹式呼吸運動(氣入丹田),因為透過橫隔膜腹式呼吸法可有效推動淋巴液快速地回流,治療水腫及其症狀。

4. 按摩推拿:適當的按摩也是改善水腫的方法之一。患者應提高患肢,由手背或手掌開始按摩,以向心方式推向肩膊或腋窩下,由遠端到近端對患肢進行按摩,先由手指推向手腕,再由手腕推向手肘,再由手肘沿上臂推向肩膊。推拿按摩及穴位按壓也是防治疾病的常用療法,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人體陰陽,達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5. 傷口瘉合,手術醫生批准,游泳時各處肌肉的收縮也是令血管收縮,而且全身整體肌肉活動更容易幫助血液淋巴液回流。

6. 壓力治療:合適的壓力衣,可以減輕腫脹程度。

7. 運動時小心避免患處手部皮膚磨擦損傷而受細菌感染;亦避免手部及上肢長時間受壓而產生損傷,例如壓力衣;避免手部受熱,曬傷或進行太劇烈的運動,例如浸泡熱水浴、日光浴或過分力量訓練。郭志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