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推《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朱崇文:需小心使用字眼 避免對有關人士形成標籤

2024-06-11 10:58

平機會推《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朱崇文:需小心使用字眼 避免對有關人士形成標籤
平機會推《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朱崇文:需小心使用字眼 避免對有關人士形成標籤

平機會日前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鼓勵傳媒秉持公正持平原則,客觀準確報道有關精神健康的議題及事件。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今早(11日)在電台節目指出,當事件與事主精神狀況未必有必然關係時,如報道使用「癲人出沒、狂人出沒」這類文字,會讓周邊人士知道該人有精神病繼而卻步,令當事人較難融入社會。

平機會日前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資料圖片
平機會日前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資料圖片
朱崇文表示,推出的《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有5個簡單原則。資料圖片
朱崇文表示,推出的《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有5個簡單原則。資料圖片
朱崇文指,報道是提及事主背景時需視事件與其有否必然關係。資料圖片
朱崇文指,報道是提及事主背景時需視事件與其有否必然關係。資料圖片
朱崇文表示,惟現時較難有一個指標衡量有關情況。資料圖片
朱崇文表示,惟現時較難有一個指標衡量有關情況。資料圖片
浸大新聞系主任李文早前亦對《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作分享。資料圖片
浸大新聞系主任李文早前亦對《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作分享。資料圖片

指引列明5個簡單原則

朱崇文表示,推出的指引有5個簡單原則,第一,是力求準確,需要查證事實,以及避免報道事主與事件沒有必然關係的資料,避免令人誤會;第二,是減少傷害,需考慮報道是否會對事主構成傷害;第三,保護私隱,若與事件無關,則避免深挖事主私隱;第四,細心使用言語和影像,避免文字太過煽情或圖片影像太過血腥,對事主家屬或本人造成影響;第五,平衡地報道,如報道可提及支援的熱綫電話及求助途徑等等。

朱崇文又表示,去年曾舉行研討會,當中有報業評議會代表、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代表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代表,亦有部分是患者及其家屬。大家與會時均認同很多報道太過負面,形成部分標籤效應,影響了很多人,經過相關討論,故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需判斷是否有必然關係

朱崇文指,當事件與事主的精神狀況未必有必然關係時,如報道使用「癲人出沒」、「狂人出沒」這類文字用法,會讓周邊人士知道該人有精神病繼而卻步。平機會近年進行了一項相關調查,當中顯示在職場中最大的三個恐懼,如不敢跟他獨處、覺得他有危險或跟他一起工作,不那麽自然及舒服,令到當事人較難融入社會。

被問及傳媒報道時如能證實因果關係,了解背景例如會否有相關病例等,又是否可接受,朱崇文表示這是「先有雞和蛋」的問題,一般人不會無緣無故覺得精神病人會有暴力傾向,一般人對精神病人的概念均是來自媒體或電影,故平機會提倡需要打破這種觀念。

朱指,惟現時較難有一個指標去衡量有關情況,但平機會會不斷與持份者及市民接觸,亦會繼續留意有關訊息,必要時會出手幫助,同時建議記者換位思考,若事件中的事主是自己的親人,就會對有關方面更敏感,及會知道如何處理該課題。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