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申訴王|騙徒扮律師駭客助追失款 二次詐騙苦主再中伏 : 蠢得好緊要

2024-06-03 08:00

星島申訴王|騙徒扮律師駭客助追失款 二次詐騙苦主再中伏 : 蠢得好緊要
星島申訴王|騙徒扮律師駭客助追失款 二次詐騙苦主再中伏 : 蠢得好緊要

墮入網上騙案的苦主,造成金錢損失之餘,情緒亦會受到困擾,苦主希望盡快追回損失。警方留意到,從去年開始,在社交平台專頁或者網頁的置頂廣告,出現假冒律師團隊、偵探甚至是駭客,聲稱可以幫助網騙受害人追回損失。警方表示,這些專頁或者假網站,目的只是再欺騙受害人金錢,今年已接獲6宗涉及二次詐騙案件,涉款超過800萬元。

警方表示,去年開始出現涉二次詐騙的社交平台專頁。
警方表示,去年開始出現涉二次詐騙的社交平台專頁。
二次詐騙苦主陳先生接受警方電話訪問時,透露自己前後被騙逾80萬元。
二次詐騙苦主陳先生接受警方電話訪問時,透露自己前後被騙逾80萬元。
社交平台扮駭客的專頁。
社交平台扮駭客的專頁。
社交平台上冒充法律團體的專頁。
社交平台上冒充法律團體的專頁。
網上有不少置頂廣告,聲稱是法律團體可助網騙苦主追討損失。
網上有不少置頂廣告,聲稱是法律團體可助網騙苦主追討損失。
網頁內附有聲稱是法律人士的相片及專業資格。
網頁內附有聲稱是法律人士的相片及專業資格。

苦主:覺得自己蠢得好緊要

陳先生(化名)是二次詐騙苦主,他去年7月墮入一宗刷單騙案,損失逾60萬元,當時已報案處理,惟想盡快討回損失,在事件發生約兩個星期後,他在社交平台見到廣告,稱有專業的團隊,包括駭客及律師,可以透過資訊科技,幫助曾被網騙的受害人追討損失,他信以為真,對方表示會介紹IT專才予他認識,之後給他一個網址,該網址顯示是一個澳門博彩公司,騙徒向陳生訛稱,他之前失款全部在這間博彩公司內,可以透過一個軟件,以博彩形式,並存放一定金額入戶口內,就可以羸回之前損失的金額。

陳起初也是半信半疑,但當該人員給他示範操作後,真的有錢存入他銀行儲蓄戶口,數目大約是幾千元,只要在特定時間內對賭,每次都是羸錢,對方解釋,這個技術是他們發明,賭場絕對不會發現,只要他繼續入錢,並用這個技術與賭場對賭,一定可以取回損失的60萬元。

他提到,這個幫他追討損失的團隊,還會將他加入一個通訊軟件群組,裏面還有其他網騙苦主,當有人贏夠錢,追回損失的金額後,就會退出群組,還會顯示銀行轉帳的單據,離開前還會祝大家好運,可以盡快退組。在這個情況下,增加了陳生對這個團隊的信心。

當他第一次想從戶口提取金錢的時候,對方表示他提取的金額超出限額,要求他先繳交罰款才可提款,他深信對方說話,入了一筆錢入戶口,當想提錢時,對方又指,他操作遊戲的時候數據出現問題,這次令陳生產生懷疑,決定不再入錢,而他前後共入了21萬元。

他向一位從事會計的朋友商談事件,朋友指事件有不妥,又指他已經被騙一次,應該提高警覺,此刻他才醒覺,並拒絕再入錢到可疑戶口。對於被二次詐騙,陳非常自責,指覺得自己蠢得好緊要,對於潛在的二次詐騙苦主,他呼籲,當每次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聲是至親的人或好友,若提及需要錢時,但又並非真實見到對方,千萬不要相信,百份之99.9會有損失。

警方提醒市民小心假冒法律團隊騙案。梁以德(左)及陳純青(右)。
警方提醒市民小心假冒法律團隊騙案。梁以德(左)及陳純青(右)。
警方去年移除超過8,000個涉假冒知名人士及官員等虛假專頁及網站。
警方去年移除超過8,000個涉假冒知名人士及官員等虛假專頁及網站。

去年起出現二次詐騙專頁 警方提多項防範建議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表示,本港今年首三個月錄得接近7,600 宗科技罪案,數字較去年同期輕微上升3%,涉及損失金額超過16億元。他指,網上投資騙案有上升趨勢,共錄得979宗,較去年同期上升五成半,涉及6.9億元損失金額。

警方提供多項防範網騙貼士。
警方提供多項防範網騙貼士。

警方留意到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有騙徒開設假網站或假社交媒體專頁,偽冒成不同身份或團隊,如偵探社、法律團隊、甚至駭客,聲稱可以代受害人追討詐騙損失。而騙徒偽冒目的是製造專業形象讓公眾放下戒心。

今年警方接獲6宗同類型「二次詐騙」案件,涉款超過800萬元。過去一年,警方在多個不同平台移除超過8,000個假冒知名人士、政府官員以及其他類型的虛假專頁及網站,今年首季,亦有超過800個虛假專頁及網站被移除。

其中一宗案件是一名婦人在4年前,因為刷單騙案被騙去8萬元,她於今年4月,在社交平台見到一個聲稱可以幫助受害人討回被騙款項的廣告,對方聲稱是法律團隊,當了解她過往案件背景後,同樣指她的失款是被轉入了一個澳門博彩集團,並不能夠循正式途徑追回款項,之後有一名自稱技術員聯絡她,教她在博彩集團的網站追回損失,她不虞有詐,先後存入超過110萬元到有關帳戶,當她想從網站提取款項後,就被要求存入更多的錢才可以提款,事主與朋友討論後發覺受騙,於是報警。

對於這些假冒法律團隊的騙案,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提出多項防騙建議,包括:

1. 不要盡信搜尋器置頂的結果

2. 不要輕信任何聲稱能協助追討詐騙損失的專頁或廣告

3. 切勿輕信來歷不明的短訊

4. 留意網頁是否有異常,包括錯字、繁簡字夾雜等

5. 在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前,應充分了解對方背景和專業資格

6. 切勿隨便透露騙案過程、聊天記錄、轉賬記錄和其他敏感資料

7. 最後,如懷疑受騙,可以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

大家不想誤墮詐騙陷阱,立即下載升級版「防騙視伏APP」:https://bit.ly/3VonXnW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