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等16行據報拒做「摸貨」按揭 準買家宜小心風險 專家:銀行評估需時
2024-03-05 16:36
隨着財政預算案宣佈樓市全撤辣招,市場重現「摸貨盤」;不過,據最新市場消息指出,有大型銀行拒絕承造確認人身份個案(俗稱摸貨)的按揭,其中滙豐銀行明確通知前綫代理,即時停止「摸貨」交易按揭申請(Confirmor Transactions Suspended With Immediate Effect),因此各位準買家務必要注意當中風險。
金管局:要求銀行審慎經營按揭貸款業務
金管局表示,要求銀行審慎經營按揭貸款業務,妥善管理當中涉及的風險。局方指,銀行提供按揭貸款所承受的風險,可能因樓宇買賣的交易形式而有所改變,銀行是否就個別交易形式提供按揭貸款是它們經風險評估後的決定。
恒生、渣打及東亞有份
此外,恒生(011)、渣打、東亞(023)、建行、創興、交銀香港、信銀國際、華僑、大眾、富邦、大新、集友、星展香港、南商、宏亞等銀行及機構均不承接「摸貨」按揭。有傳工銀亞洲(ICBC)在晚上亦跟大隊,同樣叫停。
至於中銀及花旗則據報仍在考慮中。另有指中銀暫時仍視乎個別個案而定,惟只用最低估價來審批按揭貸款,且一般不建議做「摸貨」按揭。
信銀國際:按揭審批按客戶個別情況而定
就有關傳聞,信銀國際表示,一直密切留意市場情況,按揭申請的審批將按客戶個別情況而定。
中原王美鳳:銀行評估風險需時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據了解現時佔大部份銀行未有接受確認人轉售交易的按揭申請,除了基於這類交易的買賣程序及條款較一般交易複雜、以及可能涉及之風險較高之外,當中亦基於之前的樓按措施實施超過15年,十幾年來已沒有摸貨交易,有銀行即使持正面態度,仍需時間去重新評估這類交易的潛在風險及按揭流程上的做法。
即使現時有個別銀行可接受摸貨交易的按揭申請,買家需留意,為了管理信貸風險,很多時銀行要求只限接受摸貨一次的交易,而估價亦以原合約、確認人轉售合約及估價之間的低者為準,即是若果確認為轉售的價格高於原合約,銀行仍以原合約之較低價及估價之低者為準。她指出,礙於現時市場上暫未有銀行接受摸貨交易的按揭申請,換言之承接確認人轉讓物業的最終買家或需有足夠資金支付樓價完成交易,又或只能轉投財務公司承造貸款,建議買家在進行確認人轉售交易前,如有需要先咨詢按揭顧問或銀行有關意見。
經絡曹德明:撤辣不代表鼓勵炒風 審批手續有待釐清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雖然現時政府已全面撤辣,但並不代表鼓勵炒風,現時有大型銀行發指引停做「摸貨」按揭,料其他銀行因應風險管理而暫時跟隨,即使有個別金融機構或可承造摸貨按揭,但審批時仍需要作多番考量,如物業估價、樓按市況、自身風險管理等,審核手續亦有待釐清。他稱,現時樓市仍未正式復甦,加上銀行對按揭業務取態偏向審慎,近期個別銀行亦調整按揭優惠如下調現金回贈,建議投資者入市前應做好風險管理。
利嘉閣黃詠欣:未見「摸貨」按揭個案
此外,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示,暫時所見,銀行並不積極於承造「摸貨」交易按揭貸款,亦未有客戶借「摸貨」按揭的個案出現。她指客戶能否借取「摸貨」按揭,其實很視乎律師樓能否配合,因涉及向原業主購入物業的確認人及其轉售物業予另一買家的兩宗交易須於同一日進行,始終香港已有多年沒「摸貨」交易的操作,律師樓也要確保有關流程順暢。除律師樓外,亦要視乎銀行對承造「摸貨」按揭的取態。不過,她不排除或有個別「摸貨」個案已出現,因具實力的投資者根本毋須借按揭貸款。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則指,過往因政府推出多項辣稅措施,住宅物業的摸貨活動多年來近乎絕迹,雖然現時政府已全面撤辣,但並不代表鼓勵炒風。而現時有大型銀行發指引停做摸貨按揭,料其他銀行因應風險管理而暫時跟隨,即使有個別金融機構或可承造摸貨按揭,但審批時仍需要作多番考量(如物業估價、樓按市況、自身風險管理等),審核手續亦有待釐清。現時樓市仍未正式復甦,加上銀行對按揭業務取態偏向審慎,近期個別銀行亦調整按揭優惠如下調現金回贈,曹德明建議投資者入市前應做好風險管理。
星之谷莊錦輝:銀行或考慮業權問題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表示,「摸貨」交易買賣程序及條款較為複雜,尤其是這類交易成交期較短,買家僅為確認人身份,銀行有機會考慮到業權問題,加上樓按措施實施多年以來未有「摸貨」個案,因而採取謹慎態度暫停相關按揭申請,提醒投資者應注意當中風險。
炒家可轉讓公司形式摸貨 惟料難成主流
莊錦輝又表示,由於政府同時撤銷公司購入住宅的辣招,投資者或會考慮以公司名義購入住宅,買家可以以持有一半以上股權的擔保人形式上會,與一般買家購買物業的流程差不多。另外他指,亦有投資者或以公司名義購入物業後,再用公司轉讓形式摸貨,但相信並不會成為主流的摸貨形式。
何謂「摸貨」交易?
所謂「摸貨」或稱「摩貨」,皆是音譯自英文「Confirmor」,正確中文名稱為確認人,是買家在與原業主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的身份,但其在指定成交日期前(即簽署樓契及支付餘款前),以高出或低於其購入價,將其原先與業主簽署之買賣合約權益轉讓給另一位買家,從中達到圖利目的。在短時間擁有物業的確認人將物業轉售的過程,便稱為「摸貨」。
事實上,政府早前取消額外印花稅(SSD)後,二手市場再有以確認人身份放盤個案,其中屯門居屋兆禧苑一個高層單位,實用面積約415方呎,去年底於已補價自由市場以308萬港元購入,並以長成交期入市,辣稅撤銷後,有關交易仍未完成,買家已以338萬元放售,較購入價高30萬元,呎價約8,145元。若以叫價售出,扣除佣金、印花稅及律師費等,料仍獲利逾20萬元。
相關文章:
告別辣招時代 摸貨盤即重現 兆禧苑買入兩個月叫高30萬 多區反價封盤
撤辣後荃灣中心連錄15宗成交 拆解成「炒家天堂」瘋搶原因 代理指皆因三個字
---
【上車驗樓,星島搵專家幫你手!如果你有新盤驗樓、裝修分享,請即Email:[email protected]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