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倡「港車北上」車主加購商業險 「等效先認」保費保額差異大

2023-12-14 11:15

特區政府於7月落實「港車北上」,自推出以來深受市民歡迎。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於7月落實「港車北上」,自推出以來深受市民歡迎。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於7月落實「港車北上」,自推出以來深受市民歡迎。然而,內地與香港的法定汽車保險要求有很大分別。內地法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保障範圍及保額較少,當中只包括第三者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而每次事故的賠償額僅為人民幣20萬元,相比起香港法例規定汽車保險的第三者責任保障額須達港幣一億元,差距甚大。

為方便消費者比較現有香港汽車保單上添加內地汽車保險的選擇,消委會搜集了本港18 間保險公司所提供這類稱為「等效先認」的車保產品的資料,發現大部分保險公司除了報價方式及要求不同外,當中提供報價的 8 間保險公司的「商業險」保費差異頗大,視乎保險產品的保額,保費範圍可由港幣數百元至3,000 餘元不等。

內地法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保障範圍及保額較少,當中只包括第三者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而每次事故的賠償額僅為人民幣20萬元。資料圖片
內地法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保障範圍及保額較少,當中只包括第三者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而每次事故的賠償額僅為人民幣20萬元。資料圖片
商業險」適用於內地法定最低要求以外的額外賠償。資料圖片
商業險」適用於內地法定最低要求以外的額外賠償。資料圖片
保障可介乎人民幣100 萬元至1,000萬元,以及人民幣1萬元至20萬元的賠償限額選擇。資料圖片
保障可介乎人民幣100 萬元至1,000萬元,以及人民幣1萬元至20萬元的賠償限額選擇。資料圖片
消委會發現保險公司的資訊透明度不高,在披露保費資料的手法亦各有不同。資料圖片
消委會發現保險公司的資訊透明度不高,在披露保費資料的手法亦各有不同。資料圖片
「等效先認」保單的保費介乎港幣 959元至1,320 元不等。資料圖片
「等效先認」保單的保費介乎港幣 959元至1,320 元不等。資料圖片

法定「交強險」保障範圍有限 宜加購「商業險」以策安全

在內地自駕,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投保「交強險」,但其保障範圍只涵蓋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並不包括司機及車上乘客,每次事故賠償限額僅達人民幣20萬元的內地法定保險最低要求,未必足以全數支付意外賠償責任。「商業險」適用於內地法定最低要求以外的額外賠償,包括第三者責任和受保車輛車上乘客及司機的相關賠償,簡單來說,就是涵蓋「交強險」未能提供保障的範圍,而保障可介乎人民幣100 萬元至1,000萬元,以及人民幣1萬元至20萬元的賠償限額選擇,在考慮加保時消費者可因應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而作出決定。

「等效先認」保費保額差異大 地域不同理賠支援有分別

現時本港有18 間保險公司提供「等效先認」保險產品,消委會於今年9月至10月透過這些保險公司的網站及熱線搜集相關資訊,發現保險公司的資訊透明度不高,在披露保費資料的手法亦各有不同,當中只有 5 間保險公司在其網站發布汽車保費表,部分保險公司只向現有車保客戶提供報價,或要求新客戶提交車輛細節、司機駕駛經驗等資料,甚或要求附上身份證、回鄉證及車牌等文件,更要填妥投保書,才可獲取保費資料,手續繁複,令消費者不容易作出比較。

消委會以 2019年出廠、汽缸容量約 2,500cc的七人車,以及司機從事文職工作、擁有超過5 年駕駛經驗、無索償折扣為60%和未有違例駕駛記分紀錄為例,成功從當中的8 間保險公司獲得報價資料,發現保費差異頗大,以一年保費計算,等同內地「交強險」的「等效先認」保單的保費介乎港幣 959元至1,320 元不等;投保人民幣 100 萬元至 1,000 萬元保額的「商業險-第三者責任」,保費則介乎港幣974元至3,019元不等。消費者須留意,「商業險-車上人員責任」所提供的保障相對較低,保額只介乎人民幣1萬元至20萬元,保費介乎港幣165 元至3,269元不等,萬一車上有人不幸受傷,駕駛者的責任會甚大。

消委會指出,投保人亦需留意,現時從香港保險公司購買「等效先認」保險產品,必須於其投保現有汽車保單的同一家保險公司,加購等同「交強險」的「等效先認」保單及「商業險」。儘管「等效先認」保單由香港保險公司出單,但一旦於內地境內發生事故時,在內地出險,有關保險索償會以屬地原則交由香港保險公司的內地分公司、內地合作保險公司或內地理賠服務機構處理,消費者需留意相關內地保險公司的經驗及網絡覆蓋;而 5 間香港保險公司主動表示會為受保人於回港後提供協助,消費者在投保前要查清細節和根據對內地保險的認識和自身考慮才作決定。

消委會表示,消費者在申請「港車北上」前,應留意以下事項,包括在遞交「港車北上」申請時,需確保在運輸署設立的「港車北上」指定網站(www.hzmbqfs.qov.hk)提交申請,並透過該網站連結至內地相關網上申請平台,完成所需申請手續,以防誤入偽冒網站。申請人需留意,內地部門不會要求申請人在網上繳交任何費用或提交信用卡資料;其次,消費者除須購買符合內地規定的法定車保外,建議消費者加購「商業險」,保障司機及乘客,以及增加第三者責任保額;另外,需要確保香港「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許可證」)、內地「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電子牌證」)及「交強險」或「等效先認」保單的有效期須一致。

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市民,切勿因保費較便宜,而購買儘管合法但保障範圍欠缺全面的車保,萬一遇上意外,未有足夠保障應付賠償責任,構成極大風險。消費者宜在內地法定的「交強險」上,加購內地車輛商業保險(「商業險」)。

消委會建議,駕駛人士應先了解在內地駕駛時需注意的事項,包括交通規則、駕駛習慣及意外事故處理方法等,並於出發前擬定行車路線和留意交通情況;若駕駛電動車,要留意香港的電動車輛連接器不可直接使用內地的充電設備充電,需配備一個合適的轉接器及配件等電氣設備,並留意有關設備是否適合戶外使用。另外,由於廣東省各城市如廣州、深圳和珠海的充電站較少,市民於出行前宜先計劃行程,並鎖定沿途充電站位置。

記者:謝宗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