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立法|林定國:非新目標而是「還舊債」 有信心明年內完成

2023-10-27 13:54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出席今日(27日)出席論壇時表示,有信心在明年完23條立法。何健勇攝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出席今日(27日)出席論壇時表示,有信心在明年完23條立法。何健勇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施政報告》,列明在明年完成23條立法。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今日(27日)出席《灼見名家》舉行的論壇時,強調有信心在明年立法,又形容23條是「疫苗」,可以增加抵抗力,立法是「欠交的功課」,完成立法是「還舊債」。

林定國又指23條立法是香港一份「欠交的功課」,並非新目標,多年來都未能完成說不通。何健勇攝
林定國又指23條立法是香港一份「欠交的功課」,並非新目標,多年來都未能完成說不通。何健勇攝

指23條立法是「欠交的功課」

林定國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有參與《國際人權公約》,會繼續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但凡事講平衡,會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大前提下尊重基本人權,兼顧香港人的言論自由與集會自由等,並表示23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形容立法工作不是KPI的問題,而是香港一份「欠交的功課」,並非新目標,多年來都未能完成說不通,完成立法是「還舊債」,有信心明年內完成立法。

林定國又稱,世界地緣政治演變為香港帶來很大改變。要應對這些挑戰,最基本原則是,香港人要做到自信、自保和自強。他指維護香港國家安全,包括香港內部安全的法律並非施加限制,並以「疫苗」為喻,直言旨在加強我們自身的抵抗力。

「2023法治指數」跌 林定國:非完全客觀

林定國續稱,部分關於香港的新聞和評論帶有政治目的甚至是惡意引導,要維持香港人的自信,需要有針對性地駁斥失實及誤導信息。他以前幾日世界正義工程公布的「2023年法治指數」香港排名較去年下降一位為例,指若市民將關注點放在排名下降而忽略香港依舊在142個國家和地區排名位於前列的事實,會折損香港人對社會法治的自信心。「有些所謂國際排名,並非完全客觀,我們要努力排除誤導性言論,免阻礙自己的發展步伐。」

至於會否寛大處理2019年參與社會運動的年輕人,他表示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違反法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亦指法庭在判決時會考慮年輕人的年齡和背景,執法和懲教機關會給予好多輔導,助其認識社會,重新投入社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象致辭,提到正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亦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發展香港科技創新產業。何健勇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象致辭,提到正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亦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發展香港科技創新產業。何健勇攝

李家超:正爭取加入RCEP

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象致辭時提到,世界地緣政治局勢日新月異,環球經濟前景陰晴不定。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自然要靈活應對這些挑戰和考驗,從中謀求發展新機遇。他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個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他認為善用「一國兩制」,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正正就是香港面對地緣政治挑戰的應對良方。

他又指,政府正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亦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發展香港科技創新產業。

李家超又提到剛發表了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不同政策措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會繼續鞏固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國際經貿聯通,在地緣政治的挑戰下繼續加強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後又提及12月10日的區議會選舉,呼籲愛國愛港有意服務社會的人士報名參選,巿民也要在當日踴躍投票。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何健勇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何健勇攝

甯漢豪:「北部都會區」需跨政策發展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北部都會區」需要跨政策的發展,除了土地開發,亦需要運輸基建,確保區內有不同的產業,做到城鄉共融和自然保育,需要強大的領導機制。她亦指棕地作業者佔達1000多公頃的土地,未來開發時還需協助他們繼續營業,直言「淨係用錢解決唔到問題」。她續稱,「北部都會區」規劃沒有和國家生態保育政策有牴觸,發展時會研究包括氣候變化等各種影響,改善老舊區域防洪時也會充分考慮。

記者 郭穎彤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