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經濟復常面對的4個短期挑戰

2023-07-24 09:25

有商界人士坦言,港人夜生活減少,酒吧晚晚旺場的場面不復見。(資料圖片)
有商界人士坦言,港人夜生活減少,酒吧晚晚旺場的場面不復見。(資料圖片)

特首李家超出訪東盟3國,昨日已抵新加坡,隨行有數名司局長及約30名商界代表人物參與活動,此行主要目的固然是招商引資、加強與東盟聯繫,是本港疫後經濟重振重要一步。不過香港全面開關近半年,有商界代表人物反映,本港經濟短期內至少面對4個主要挑戰,要想方設法處理。

通關對零售市道亦帶來影響。(資料圖片)
通關對零售市道亦帶來影響。(資料圖片)

第一是港人北上消費。自2月與內地通關後,港人蜂擁出遊,內地一綫城市像廣州深圳,物價不及香港高,日常消費品、食店質素又趕上香港,於是港人紛紛到內地食大餐、按摩。近期人民幣兌港元匯率下跌,進一步加劇了情況。

第二是夜生活減少。3年疫情,改變了港人的生活模式,很多食肆晚市未能翻枱,市民也逐漸減少在晚飯時間後娛樂,以往晚晚旺場的酒吧區,晚上人流明顯距離疫情前尚有很大距離。

第三是內地人消費模式改變。內地自由行在疫情前是本地消費市道的重大助力,但內地經濟亦面對困難,平民消費力下降,高端消費減少,同胞轉向「文青打卡」等低成本旅遊,來港消費減少。根據美聯工商舖研究報告,復常後今年首季4大核心商業區店鋪空置率有所回落,惟尖沙嘴廣東道及海防道,「吉鋪率」居高不下,達26.4%,比去年疫情期間還高。

第四是人口持續流失。移民現象嚴重,3年間本港流失20萬人,大多高學歷、高消費力、較年輕的組群,已直接影響人口和經濟結構,具體可見於繳稅人口減少、多個專業缺人等。

有政界人士指,上述問題大部分與本地消費需求有關,雖然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近月已回升,按年升近兩成,但這只是對比疫情完結前,復甦力度仍不如預期。

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指,通關後市民到內地、海外報復式旅遊,本地夜生活受直接衝擊,業內總體生意額比疫情前仍差兩、三成。以區域劃分,蘭桂坊復甦算快,但尖沙嘴、旺角仍遠遠不及。他指疫情改變了港人行為,市民已習慣晚上留在家中,業界正思考如何重新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欲。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指,通關後市民不斷外遊是正常現象,建議政府多管齊下吸納旅客及商務客,如資助飲食及酒吧業在節慶日舉行主題活動;貿發局則可聯合不同業界舉行中價會議展覽和旅遊,吸引更多過夜旅客和商務活動。

聶風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