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魚」獲封食用魚「Top 5」 食安中心呼籲勿食用觀賞魚引熱議

2022-11-25 15:31

荷包魚被指一試難忘
荷包魚被指一試難忘

愛好食海魚的人士,一向愛討論色香味最上乘的海魚,近年越來越多網友將俗稱「荷包魚」封為「Top 5」食用魚之首,與刺身專屬的「花金鼓」齊名,網友不時在討論區中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至尊部位,不可不試,留言稱「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但牠不屬經常撈獲的魚種,貨源不多,有時食客透過相熟魚檔才能留貨,動輒1條重量超過6兩以上的「荷包魚」,便索價超過300元,價格更有越搶越高之勢。

俗稱荷包魚的魏氏蝴蝶魚,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在魚檔更是一條難求。(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俗稱荷包魚的魏氏蝴蝶魚,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在魚檔更是一條難求。(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俗稱荷包魚的魏氏蝴蝶魚,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一條6兩重動輒300元以上。(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俗稱荷包魚的魏氏蝴蝶魚,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一條6兩重動輒300元以上。(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貨源不多,一般食客要向相熟魚檔留貨才能訂購。(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貨源不多,一般食客要向相熟魚檔留貨才能訂購。(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被指油脂豐富及魚味濃,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被指油脂豐富及魚味濃,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被指油脂豐富及魚味濃,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被指油脂豐富及魚味濃,被本地食魚界奉為「Top 5」食用魚之首。(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被視為與另一上乘海魚「花金鼓」並列。(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被視為與另一上乘海魚「花金鼓」並列。(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然而食安中心近日發帖指,留意到網上有關進食觀賞魚的討論,引起了市民對食物安全的關注。發言人稱食用魚類跟大部分當作寵物飼養的魚類,無論品種跟飼養方式均有所不同。儘管部分魚類品種既可觀賞也可食用,消費者卻不一定懂得如何辨別可供食用的品種。

發言人又指觀賞魚大多不是飼養來作為食物的。該魚類或沒有用不含病原體的飼料餵飼,因此可能受到寄生蟲及細菌污染。部分用以治療觀賞魚疾病的藥物不應用於供食用魚類,如孔雀石綠及抗生素殘餘如氯霉素等,會對人體有害,當中部分化學物質耐熱,無法通過烹煮清除,狗臉河豚更含有致命毒素。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有網友大讚荷包魚帶油香,魚味濃,裙邊和魚頭更是加是最濃香的至尊部位「滑到好似冇紋理,擦子膠咁」(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蒸熟時一般不落鼓油不打鱗,至上碟時才落葱及少許鼓油帶出鮮味。(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荷包魚蒸熟時一般不落鼓油不打鱗,至上碟時才落葱及少許鼓油帶出鮮味。(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facebook)

食安中心指觀賞魚並不適合進食,呼籲消費者應只向持牌食物業處所購買食用魚類。食物業界必須確保所出售的魚類適宜供人食用,並符合本地法例。

有關帖文推出後,有眼利網民認出其魚類配圖暗示是「荷包魚」,有人擔心是指直接食用「荷包魚」有問題,但亦有網民明言不用挑戰專業機構的權威「其實內文對觀賞魚嘅定義都好清楚係講緊飼養方式唔同啦,食荷包冇問題㗎,係驚有傻仔去金魚街買條荷包食啫睇下。」亦有網民笑言食安中心只是提早預警,以免「幾時有白痴蒸條小丑魚食先」。

食安中心近日一個不要食用觀賞魚的帖文引起熱論。(facebook截圖)
食安中心近日一個不要食用觀賞魚的帖文引起熱論。(facebook截圖)

 

「荷包魚」又稱魏氏蝴蝶魚,屬大部分時間生活於珊瑚礁岩一帶的魚類,除了在本港海域撈獲,目前於俗稱金魚街的通菜街一帶,有水族館專售同類活魚以作海水缸內飼養觀賞魚用途。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