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鄔滿海形容建過渡屋屬「開倒車」
2022-06-13 07:42
政府一向以「房屋階梯」為房屋願景,認為經濟條件較差家庭可租住極易負擔的公屋,以此作為初階;隨着經濟上揚,住戶收入和儲蓄增加,便可拾級而上,改為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由管理公屋到設計居屋,從房署做到房協,回歸前後一直與本港房屋發展結緣的鄔滿海坦言,近年公屋落成未能配合需求,令政府近年加建過渡性房屋,難免予人「開倒車」之感,但居屋一直提升市民自置居所的比例,回歸以來對穩定社會作出貢獻。
居屋發揮安定社會作用
回歸時擔任房署副署長的鄔滿海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公屋數量不斷上升,建屋質素不斷提高,整體而言是在進步,惟社會不應只聚焦新公屋的興建數量,也應該重視如何善用現有公屋的資源,留意到隨着家庭環境的轉變,很多公屋家庭原有成員已遷出,部分家庭也「住大咗」,回歸後形成寬敞戶的問題,有必要研究如何將更多該類家庭,調遷至一些細小的單位,更好運用公屋單位,而公屋政策也不能一成不變,「不應住了落去,居民就一直可以受到資助」。
一九九七年,前特首董建華曾以全港七成市民置業為目標,預期擴大私樓市場,減少公營房屋,但隨着樓市爆泡,當局其後停建及停售居屋。但到了近年,特首林鄭月娥也重新搭建「房屋階梯」,除了原有的居屋,也增添綠置居和首置盤,協助未能在私人市場置業的市民上車。
被視為「居屋之父」的鄔滿海,當年有份設計居屋制度。他坦言,房屋問題往往十分有趣,憶述市民對住屋需求,與擁有房屋的需求很多時並不一致,「九七年前,很多人想着移民,由於買樓需求供一世,屬長時間的投資,當時雖然很多人有能力,但也未去購買居屋,對香港遠景會考慮多一些。」但自從政府重新復售居屋,超額認購比率一直甚高,他認為更加反映本港作為國際城市,樓價難以大跌,市民普遍希望擁有自置居所。
「住屋支出佔家庭開支的百分比一般很大,市民退休後若是仍然租樓,當遇上加租,也不知可以搬到哪里。」他說,由於並非所有市民也有能力在私人市場置業,售價相對較為便宜的居屋,在回歸以來更能發揮安定社會的作用,「近年就不斷有研究顯示,任何國家或城市的自置居所比例愈高,社會也會愈趨穩定,市民也會較有歸屬感,因當他們退休後,生活也會得到較大保障。」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