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學會倡U型渠倒水 加長天台排氣喉至屋頂2.5米避「擾流效應」

2020-12-29 22:40

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表示,本港需設立工程技術人員註冊制度,確保渠管安裝及維修均正規進行,一旦出現錯失亦可追究。
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表示,本港需設立工程技術人員註冊制度,確保渠管安裝及維修均正規進行,一旦出現錯失亦可追究。

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屋苑爆發新冠肺炎,部分感染群組更懷疑與大廈渠務系統有關。4個工程相關學會表示,若市民於裝修時擅自改裝去水渠,或會增爆疫風險;而「三無大廈」難以籌辦驗樓,風險更相對較大。學會曾作電腦模擬,發現加長天台排氣喉,至離屋頂2.5米高,可避免出現「擾流效應」令頂層單位住戶染疫。

香港工程師學會聯同其他三個相關學會,組成聯合工作委員會,分析疫情下出現的喉管問題。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表示,不少裝修工匠在改動坐廁的位置時會「貪方便」,折除接駁坐廁的排氣喉,增加「污染源」由坐廁進入的風險。他認為,本港需設立工程技術人員註冊制度,確保渠管安裝及維修均正規進行,一旦出現錯失亦可追究。

現時的樓宇喉管設計,暗藏爆疫危機。源栢樑解釋,將地台排水管連接獨立污水渠,與連接坐廁污水管及洗手盆去水管的污水及廢水管分開,可避免「污染源」從其他出水位倒灌回單位內。同時,為避免「擾流效應」令頂層單位住戶染疫,住宅的排氣管須接駁到天台的正中央,並加長至高於屋頂的2.5米。源栢樑補充,他早前以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作電腦模擬,發現若排氣喉移至天台中央,並加長到兩米半,排放出來的大部分污染物可於空中被吹散。

學會亦建議,管理處應定期進行喉管檢查,但現時沒有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的「三無大廈」,因無人「帶頭」而較難組織驗樓。源栢樑續稱,「三無大廈」的確較難處理,而規管大廈內的劏房單位則更難,呼籲劏房戶與其他市民一樣,每星期用至少注入半公升水到所有U型渠;若發現異味或管道破損,盡快找合資格工匠維修。

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表示,本港需設立工程技術人員註冊制度,確保渠管安裝及維修均正規進行,一旦出現錯失亦可追究。
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表示,本港需設立工程技術人員註冊制度,確保渠管安裝及維修均正規進行,一旦出現錯失亦可追究。
四個工程相關學會表示,若市民於裝修時擅自改裝去水渠,或會增爆疫風險。
四個工程相關學會表示,若市民於裝修時擅自改裝去水渠,或會增爆疫風險。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