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俄烏戰爭前5日為何陷入拉鋸?俄軍有政治考慮 也有戰術缺陷

2022-03-01 13:32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內地南方周末分析了戰況。開戰之初俄軍首先以巡航導彈攻擊了烏軍的防空系統和指揮體系,然後在烏克蘭東、南、北三個方向全線出擊,同時空降兵、特種部隊奇襲基輔和機場,擺出「鐵錘砸核桃加斬首」的凌厲打法,企圖一戰定乾坤。

不過,開戰首日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想計劃:烏空軍、防空、指揮系統都遭到打擊,卻未能按俄軍預想被消滅,反而迅速展開反擊。

在東烏前線,俄軍僅推進了21公里便被阻擊,俄特種部隊滲透基輔沒成功,「斬首」澤連斯基的行動也未奏效,最糟的是基輔西北25km的安東諾夫機場機降奇襲,第一波直升機機降先遣隊剛落地,就遭烏軍反擊、受創,後雖在俄軍裝甲部隊救援下免於被殲,但機場被烏軍破壞,奪取空運通道的計劃流產。

俄軍在初段作戰中,風格與以往不同:沒有採取傳統的火力壓倒一切、裝甲軍團排山倒海的攻勢。而是採取多路、中小規模突擊、沿交通線穿插,遇頑強抵抗就繞路迂迴、不啃硬骨頭。但這打法不太奏效,三天時間戰鬥,戰績不顯著,傷亡損失卻不小。

俄軍戰術一反常態,有政治和戰略方面原因:俄方戰爭目的之一,是促成烏克蘭政府更迭,為此要考慮建立「戰後秩序」的問題。因此,就要盡可能減少戰爭傷亡和損害,避免引發過大的敵意與仇恨,以便戰後在烏建設親俄的政治與社會新秩序。

俄軍官兵肯定進行了戰場紀律教育,在開進途中沒有大量摧毀烏克蘭的國民經濟和民用建築,以便減少烏民眾反抗,有利於其政治目的實現,但這些措施都限制了俄軍的火力發揮,其戰力當然會打折。

除政治和戰略因素的制約之外,俄軍在戰役、戰術,以及裝備層面,仍暴露出不少特徵與問題:

首先,情報失去先機。戰前,西方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情報途徑,準確獲知了俄軍戰備部署,甚至在媒體上公開俄軍即將進攻的較準確時間。所以,烏軍得以提前應對,使俄軍的「閃電戰」打成「消耗戰」。

其次,高科技戰力有短板。俄軍在電子戰、電磁戰、網絡戰等方面,都沒有取得明顯優勢。首輪導彈打擊,未能徹底癱瘓烏軍的C4ISR系統、防空體系、空軍戰力。

這一方面是因西方在情報方面佔先,烏克蘭做了系統備份,甚至布設了誘餌假目標。另一方面,是西方在情報、信息、戰場偵察等方面對烏軍的支援:北約的偵察機、電子戰機、無人機……雖沒有侵犯俄領空,也未進入烏空域,但始終在其邊緣盤旋,以北約的科技能力,在羅馬尼亞和公海上空,即可準確掌控幾百公裡外的戰局,烏軍因此在部分地域具有一定的戰場信息優勢。

再次,俄軍不擅長夜戰。這三天戰鬥,俄軍地面部隊都是白天進攻,夜間轉入防禦。而烏軍則是白天防禦,夜間屢屢反攻。原因是:俄軍的夜視器材較落後,視距近、成像質量低、易受干擾。而烏軍得到了西方援助的較先進夜視儀器:視距遠、成像質量高、抗干擾能力強。

此外,俄軍先進裝備不足。第一天首輪攻擊,使用了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約160枚,這與美軍在海灣戰爭每天平均2000架次出擊、總計投放8萬多噸彈藥難以相比。

下階段作戰,俄軍可能會調整戰術,恢復昔日蘇軍的剛猛剽悍戰法,當然,這樣造成的戰爭破壞將呈指數級激增。

俄軍的戰術問題,其潛在原因深遠:

2008年「俄-格戰爭」,俄軍摧枯拉朽、閃電般在5天內擊垮格魯吉亞。

2014年「第一次俄烏戰爭」,俄軍佔有較大優勢,烏軍損失不小,但俄軍戰績沒有2008年那樣輝煌。

2020年,「阿-亞衝突」局勢發生了逆轉,使用俄式裝備、蘇式戰術的亞美尼亞,面對土耳其支持的、擁有部分西方裝備並借鑒了西方戰術的阿塞拜疆,吃了大虧。

可以發現:從2008年到現在,14年時間,俄軍在常規作戰方面的優勢逐漸流失,這點才值得深思。

主要原因是由於俄羅斯在科學、技術、經濟等方面相對滯後於西方,比較艱難困窘的經濟形勢,限制了俄在高科技方面的發展,譬如前文所述的情報與信息手段、先進通訊網絡、夜視儀、精確制導武器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

而問題根源,在近40年前已埋下隱患:1980年代初,蘇軍中有識之士已敏銳覺察到軍備建設觀念老舊,過於重視坦克、大炮等傳統武器裝備,但對空中力量、制導武器、先進電子設備等高科技裝備的重視與投入不足等問題。因此,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奧爾加科夫元帥,曾試圖推動軍事領域改革,減少傳統裝備權重而增加空中力量、高新科技的研發投入。但此議觸動了太多傳統部門的現實利益和權力分野,結果,奧帥被調離總參謀部,軍事改革無疾而終。此結果,造成俄羅斯在軍事高科技領域的革新步履緩慢。這一教訓,值得反思。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