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俄乌战争前5日为何陷入拉锯?俄军有政治考虑 也有战术缺陷
2022-03-01 13:32
不过,开战首日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想计划:乌空军、防空、指挥系统都遭到打击,却未能按俄军预想被消灭,反而迅速展开反击。
在东乌前线,俄军仅推进了21公里便被阻击,俄特种部队渗透基辅没成功,「斩首」泽连斯基的行动也未奏效,最糟的是基辅西北25km的安东诺夫机场机降奇袭,第一波直升机机降先遣队刚落地,就遭乌军反击、受创,后虽在俄军装甲部队救援下免于被歼,但机场被乌军破坏,夺取空运通道的计划流产。
俄军在初段作战中,风格与以往不同:没有采取传统的火力压倒一切、装甲军团排山倒海的攻势。而是采取多路、中小规模突击、沿交通线穿插,遇顽强抵抗就绕路迂回、不啃硬骨头。但这打法不太奏效,三天时间战斗,战绩不显著,伤亡损失却不小。
俄军战术一反常态,有政治和战略方面原因:俄方战争目的之一,是促成乌克兰政府更迭,为此要考虑建立「战后秩序」的问题。因此,就要尽可能减少战争伤亡和损害,避免引发过大的敌意与仇恨,以便战后在乌建设亲俄的政治与社会新秩序。
俄军官兵肯定进行了战场纪律教育,在开进途中没有大量摧毁乌克兰的国民经济和民用建筑,以便减少乌民众反抗,有利于其政治目的实现,但这些措施都限制了俄军的火力发挥,其战力当然会打折。
除政治和战略因素的制约之外,俄军在战役、战术,以及装备层面,仍暴露出不少特徵与问题:
首先,情报失去先机。战前,西方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情报途径,准确获知了俄军战备部署,甚至在媒体上公开俄军即将进攻的较准确时间。所以,乌军得以提前应对,使俄军的「闪电战」打成「消耗战」。
其次,高科技战力有短板。俄军在电子战、电磁战、网络战等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优势。首轮导弹打击,未能彻底瘫痪乌军的C4ISR系统、防空体系、空军战力。
这一方面是因西方在情报方面占先,乌克兰做了系统备份,甚至布设了诱饵假目标。另一方面,是西方在情报、信息、战场侦察等方面对乌军的支援:北约的侦察机、电子战机、无人机……虽没有侵犯俄领空,也未进入乌空域,但始终在其边缘盘旋,以北约的科技能力,在罗马尼亚和公海上空,即可准确掌控几百公里外的战局,乌军因此在部分地域具有一定的战场信息优势。
再次,俄军不擅长夜战。这三天战斗,俄军地面部队都是白天进攻,夜间转入防御。而乌军则是白天防御,夜间屡屡反攻。原因是:俄军的夜视器材较落后,视距近、成像质量低、易受干扰。而乌军得到了西方援助的较先进夜视仪器:视距远、成像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
此外,俄军先进装备不足。第一天首轮攻击,使用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约160枚,这与美军在海湾战争每天平均2000架次出击、总计投放8万多吨弹药难以相比。
下阶段作战,俄军可能会调整战术,恢复昔日苏军的刚猛剽悍战法,当然,这样造成的战争破坏将呈指数级激增。
俄军的战术问题,其潜在原因深远:
2008年「俄-格战争」,俄军摧枯拉朽、闪电般在5天内击垮格鲁吉亚。
2014年「第一次俄乌战争」,俄军占有较大优势,乌军损失不小,但俄军战绩没有2008年那样辉煌。
2020年,「阿-亚冲突」局势发生了逆转,使用俄式装备、苏式战术的亚美尼亚,面对土耳其支持的、拥有部分西方装备并借鉴了西方战术的阿塞拜疆,吃了大亏。
可以发现:从2008年到现在,14年时间,俄军在常规作战方面的优势逐渐流失,这点才值得深思。
主要原因是由于俄罗斯在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相对滞后于西方,比较艰难困窘的经济形势,限制了俄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譬如前文所述的情报与信息手段、先进通讯网络、夜视仪、精确制导武器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
而问题根源,在近40年前已埋下隐患:1980年代初,苏军中有识之士已敏锐觉察到军备建设观念老旧,过于重视坦克、大炮等传统武器装备,但对空中力量、制导武器、先进电子设备等高科技装备的重视与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时任苏军总参谋长的奥尔加科夫元帅,曾试图推动军事领域改革,减少传统装备权重而增加空中力量、高新科技的研发投入。但此议触动了太多传统部门的现实利益和权力分野,结果,奥帅被调离总参谋部,军事改革无疾而终。此结果,造成俄罗斯在军事高科技领域的革新步履缓慢。这一教训,值得反思。
深喉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