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逆週期預算 照顧小市民

2022-02-24 08:05

在香港疫情爆發之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佈新一年度預算案。市民最關心的派錢問題,終於有「著落」,一般小市民感覺收貨。

睇完成份預算案,財爺的總體思路有4大主線:1. 配備充足資源抗疫;2. 為市民和中小企紓困; 3. 為下行的經濟提供支撐; 4. 投資未來,為經濟中長期發展舖路。

可以分幾方面去討論預算案:

第一、派發高額消費券。去年政府發放5000元的消費券,疫情如此嚴重,市民事前對政府再發放消費券的期望值提高,希望加碼到8000元甚至1萬元。財爺最終決定派1萬元消費券,加碼去到市場一般期望值的上限,就我接觸而言,普羅大眾都感到開心。

而另一個好消息是會加快派發,若去年已申請了消費券的,就不用重新登記,可以馬上用去年登記的電子支付工具,在4月先收取5000元消費券,而今年才符合領取資格(剛年滿18歲)的市民,可以向政府遞交資料,在其他市民在第二階段領取餘數時可以拿到。

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多市民的收入都減少了,加上近期百物騰貴,生活成本高了很多。政府派發一萬元的消費券,等於救命錢,特別可以幫補低下階層的生活費,一家兩個成年人有2萬元,可以頂到兩、三個月開支了。

今次的預算案,除了提高免稅額等等個人稅務寬減和往時一樣之外,又新設兩項針對低收入市民的惠民措施,包括一、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門檻由400元降至200元;二、對沒持有物業的納稅人提供租金的免稅額,年度上限為10萬元,即租私樓住的市民可少付約15000元的稅金(視乎租金而定)。財爺這份預算案,花了心思針對幫助低收入市民。

第二,幫助中小企業。在疫情之下,很多行業,特別是零售業和飲食業深受打擊。今次的預算案史無前例地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交租的租戶追討欠租或終止租約,措施為期3個月,最長可以再延續3個月,之後就會自動失效。這雖然是在干預市場措施,但也是在疫情嚴峻、經營環境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幫助小企業的措施。由於這措施只是暫停業主追租,租戶還是要承擔需要交租的法律責任,除非租戶在這期限前結業,期限過後,業主還是可以追討所欠的租金。可以說,這只是一個讓租戶喘息的臨時措施,不至對業主構成長遠影響。

今次的預算案明顯地向中小企傾斜,而唯一要開刀的是針對大業主。政府考慮增加高租金收入的物業的差餉,將差餉徵收率變成分級制,月租66667元以上租金收益,差餉會由現在的5%加到12%,即租金較高的物業,要繳付較多的差餉。新措施將於2025年才開始生效。加上用公司持有物業不再享有差餉減免優惠,政府有向富貴業主開刀的味道。

第三、支持抗疫。政府將動用大量資源優先支持抗擊疫情,預留了540億元作抗疫之用。當中包括動用222億元加大檢測力量,120億元注資防疫基金等。疫情對香港的影響極大,支持抗疫的資源少不了。

第四,支持經濟、投資未來。這部分雖然是最不起眼的部分,然而,財爺用了很多功夫去落墨,特別是推動數字化的經濟發展,將設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定出框架,加速推動。另外,在未來基金撥出50億元成立「策略性創科基金」,又會預留100億元用於對生命健康範圍的研究,以及動用50億元成立「大灣區投資基金」。政府投資未來,絕不手軟,雖然並未引起社會很大關注,但相當重要。

總括而言,在疫情暴發衝擊下,政府加大力度派錢,絕對會受市民歡迎。至於投資未來,雖然並不起眼,但亦顯示這份預算案有一定的遠見。

盧永雄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