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美媒文章:美國已輸掉對華戰略競爭

2021-11-10 15:18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1月4日發表題為《美國已經輸掉了與中國的戰略競爭》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國家利益中心外交政策初級研究員斯科特·麥卡恩。全文摘編如下:

拜登政府努力把與中國的大國競爭重新界定為戰略競爭,如果這項戰略把競爭和遏制作為優先重點,從而把兩國關係限定為敵對態勢,那麼這種做法就是不恰當的。美國必須重建其全球關係,但不能把對華競爭作為這些行動的基礎。

中國變得不可或缺。

對中國崛起的擔憂由來已久。按照凱托學會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賈斯廷·洛根的說法,1992年的《防務計劃指南》得出結論認為,有必要在太平洋地區保持強大的存在,以防任何敵對力量主宰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的地區,包括東亞。

2001年9月11日。反恐戰爭佔據了主導位置。在可預見的未來,反恐行動決定了美國的全球互動。美國忽視了與恐怖主義無關的所有事情,中國則以獨特的方式變得不可或缺,而且它在這樣做的時候沒有干預當地政治。

正如國家利益中心研究員保羅·希爾最近在《國家利益》雙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中論述的那樣,美國和中國並沒有陷入爭奪全球霸權的意識形態鬥爭,世界也沒有準備好分裂成美國和中國陣營。

最近的事件表明,經濟、安全和政治領域的反美共識不斷增加。伊朗宣佈即將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舉行多邊峰會,討論如何合作推動在阿富汗建立一個包容性政府。伊朗將美國排除在外,因為伊朗認為美國人是阿富汗不穩定和暴力的主要根源。

在非洲,美國專注於薩赫勒地區的反恐行動。與此同時,中國因為非洲大壩建設熱潮而受到贊譽,在許多國家開展項目。

軍事遏制適得其反。

美國把重心轉向「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做法可能會進一步分裂全球。按照美國的慣常方式,這種手段以軍事為重點,優先考慮領土威懾。最近兩個釋放信號的議案表明,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把軍事遏製作為核心。

一段時間以來,釋放信號和威懾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澳大利亞、英國和拜登政府達成向前者出售核潛艇的澳英美聯盟協議,這個舉動標誌著美軍對「印太地區」和所謂制衡中國的承諾。然而,這無助於改變中國取得最大進展的勢力範圍:軟實力。

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是大國競爭、戰略競爭,還是一種不明智而且用錯了地方的「新冷戰」——這個術語都無關緊要。更關鍵的問題是,美國過去20年一直在開展反恐行動,中國則一直在忙於增強軟實力以及在經濟上取代美國。

20年來,美國一直依賴優先考慮武力的政策。這種外交政策視角使中國得以形成了對其增長有利的小環境。現在,戰略競爭將中國和美國歸類為對手,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就目前而言,美國在軍事力量方面仍然佔據上風,這使得軍事遏製成為一種吸引人的手段。認識到美國現在和未來發揮作用的世界是多極而不是兩極世界,這符合美國的利益。認識到這一點意味著有必要放棄戰略競爭。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