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High Tea】股市驚弓鳥 風險胃納差
2021-08-18 08:02
內地推動政策改革,引發外資減持中國概念股,曾經趁對沖基金「爆煲」掃貨的索羅斯,就披露已沽清了手頭的騰訊音樂,還有百度(9888)等。外資退潮之餘,內地股民的風險胃納近日都開始下降,昨日A股回調,上證綜指跌2%,跌幅比港股還要大,熱炒的電池股和晶片股出現殺倉,令到內地的炒作氣氛趨向審慎。
聽聞投資擴產即當壞消息
電池和晶片兩大板塊殺跌,焦點之一是電池股王寧德時代宣佈募資582億元人民幣,在市場引起焦慮。這次寧德時代大舉抽水用作擴產,計劃出台後被分析員質疑是一場豪賭。寧德現在是市場一哥,佔全球市場近三成,現在再斥巨資擴產增強霸主地位,但未來科技變化快速,現時擴產的鋰電池是否繼續領先是未知之數,若然其他如固態電池、氫電池技術上出現突破,大增的鋰電池產能可能就變成大白象。有懷疑論者指出,現時寧德手頭有180億元現金,擴產投入不是一次過,公司根本可以用自有資金擴展,無必要作海量集資。市場就擔心,計劃會抽走市場大量資金,令股市添壓。
內地股市把寧德大抽水解讀為利淡消息。同樣,早前華虹半導體宣佈興建新晶片廠。在全球缺晶片的場景下,本來公司擴產應令市場有興奮反應,結果市場卻擔心擴產後產品需求未必如預期,擔心新廠房投產後會拖低公司毛利率。今年上半年,全國出現缺晶片潮,這與晶片供應不足有關,廠商搶貨也加劇了嚴重性,但聽行內人說,隨著各種智能裝置需求湧現,晶片需求的確進入了上升期,至少到明年初景氣都會維持。但在廠商紛紛拋出擴產大計下,晶片兩、三年後供應會否過剩很難準確估計,市場反應就朝向理性冷靜的方向走,這種遇熱不熱的情緒,說明了投資者風險胃納下降,對任何消息都用保守消極的角度去理解。
為甚麼投資者風險胃納轉弱呢?市場玩家信條是有錢膽就壯,現時中央沒有大放水,只是見市跌就鬆一鬆,加上外資沽股回流美國市場炒作,內地股民少了水壯膽,作投資決定自然步步為營。內地一直對貨幣供應控制較嚴,故此內地股市只能反覆上落,要留意是美國聯儲局停止放水買債的日程開始提了出來,到美國真的落實收水,股市亦未必能日日抗拒地心吸力。
限制算法促銷勢打擊估值
港股再挫,科指又再深潛201點,幅度逾3%,前後已經連跌四日,累插了914點,與紀錄低位6118點相差僅100點;國指下滑207點,收報9057點;大市跌市成交多,總計1661億元,似乎壓力未消。國家市監局就「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徵求意見,提出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算法等手段影響用戶選擇,科技股再度受壓。阿里巴巴挫5%,收報171.8元;周三公佈業績的騰訊(700)跌4%,收報435元;美團(3690)跌3.5%,收報213.6元。閱文(772)績後大跌11%,收報64.65元,為表現最差科指成份股。
社交媒體利用數據和演算法推送內容,令用戶成癮,同時又投其所好促銷商品,故此很多網企做不賺錢的生意,旨在撈取數據,高舉得數據得天下的概念,所以科網股可以有超高估值,現在監管部門提出不得利用數據算法影響用戶,豈非打向這類概念股份的關節眼,令市場擔心估值要大幅打折,這對騰訊這類有盈利估值相對低的公司還好一點,對美團(3690)這類生意做得大又未認真賺錢的公司,衝擊可能更直接。現在政府提出監管的方向,還要看究竟落實起來有幾辣,但在嚇完又嚇之下,股民都有點如驚弓鳥,聽到「監管」兩個字已經怕怕。
陸羽仁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