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立陶宛為何頻頻「反華」?
2021-07-22 08:06
立陶宛近來多次出頭針對中國,包括認定中國對新疆實施「種族滅絕」,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跨區域合作機制「17+1」,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機場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行李安檢設備。在世界生大會(WHA)發言支持台灣,以及宣布捐贈疫苗給台灣。
一個人口兩百七十多萬的小國,為何頻頻「反華」?這要從歷史和現實說起。位於北歐的立陶宛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又稱波羅的海三國,二戰期間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一九九一年才正式脫離蘇聯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因此普遍都「反共」、「親美」,會更多地從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等方面來考慮問題。這次,台灣和立陶宛擬互設辦事處,明顯背後是美國慫恿和推動,美國在台協會第一時間就表態支持「民主盟友」站在一起。美國利用這些小國「挺台」,測試北京的容忍度。
另一方面,中國雖以巨額資金前進中東歐,但投資計畫因諸多因素而不見得到位,投資效益也不如預期,立陶宛對此也諸多不滿,想做些事情來表現自己,提升在歐盟的話語權。
其實,立陶宛有很多確實是小動作,只是測試中國反應。比如,他拿退出「17+1」說事,但實際上從未給中國任何政治上的照會表明退出。而且立陶宛和台灣的經貿基礎也很薄弱,基本上沒有台商在立陶宛投資或經營。雙方互設辦事處,能否促成台資前往立陶宛?也許正因如此,中方的反應並不算激烈。
紀曉華
中國觀察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