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上市場到室內街市 改善衞生 配合時代變更|悅讀歷史

2024-08-23 14:00

今日的新式街市整潔、乾爽,又有冷氣,從前的「市集」及「墟市」既沒有冷氣,地板濕漉漉,甚至有衞生問題。街市作為衣食住行的其中一環,自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會配合時代不斷變更。

建華集團以「香港街市」品牌管理多個領展商場街市,亦擁有數十個凍肉、蔬果、超市等零售店品牌,包括「本灣水產」和「FRESH 新鮮生活」。圖為建華集團旗下品牌「領鮮」,位於建華管理的竹園市場的分店。(維基百科圖片)
建華集團以「香港街市」品牌管理多個領展商場街市,亦擁有數十個凍肉、蔬果、超市等零售店品牌,包括「本灣水產」和「FRESH 新鮮生活」。圖為建華集團旗下品牌「領鮮」,位於建華管理的竹園市場的分店。(維基百科圖片)
Chan'Blog 遊攝天下圖片
Chan'Blog 遊攝天下圖片

鹹水草紮魚肉菜

昔日膠袋未普及時,街市商販用鹹水草來紮魚肉菜。如紮冬瓜,以水草頭穿過原片冬瓜的中心繞一圈,沿頂端瓜皮打兩圈一結便可以,像古時穿銅幣一樣。又例如鮮魚亦如此,魚販會利落地劃破鮮魚一節背鰭,由腹鰭繞上鹹水草,之後再在背鰭破口打個結,大功告成之後,魚身依舊跳躍晃動。即使容易破碎的豆腐,亦可。只要用一張報紙和一條鹹水草,報紙包成漏斗形,豆腐放入紙漏斗中,以一條水草紮起,豆腐便可安全回家。
隨着膠袋出現,這些一張報紙一條水草走天涯的日子也成過去,各位無緣一會。

魚檔師傅示範用一條鹹水草紮起鮮魚
魚檔師傅示範用一條鹹水草紮起鮮魚

鮮肉一級凍肉次級

在上世紀60年代前,香港人大多只吃新鮮食物,基本不吃凍肉。當時也不是沒有大規模的冷藏商店,例如牛奶公司和亞洲公司等。不過一來普羅大眾家中仍未有雪櫃;二來飲食文化不同,認為凍肉是次級食物,味道不佳;三來當時新鮮肉類並不昂貴,故而在街市不會找到任何凍肉店。
據1951年10月3日《工商晚報》載,華人原喜食新鮮肉類,惟以澳洲冷藏似較鮮肉廉,才頗多向肉食店採購。及至60年代,市政局開始在街市發牌給商販開設凍肉店。自此之後,大眾開始慢慢接受這種食物文化,而設有冷凍設施的街市店舖數量亦不斷增加。時至今日,大家已接受了凍肉文化。

1950至1960年代一般香港家庭環境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雲遊天地Blog圖片

1960年代雪櫃廣告

歐美廣告
歐美廣告
 本地廣告(Carousell圖片)
本地廣告(Carousell圖片)

街市前身名墟市

街市最早的源頭可追溯至「市集」、「墟市」。清代時,新界地區已有「大埔」,1951年又建成「聯和墟」。但大家要留意「市集」和「墟市」有不同,前者是在街道兩旁擺放不同大小攤檔,而後者是不定期的,通常出現在鄉鎮地區,只要舉行墟市,附近的居民就好像慶祝節日一樣,到墟市趁熱鬧,所以便有「趁墟」一詞。
「墟市」的商販大多是附近的居民,他們都會在墟市開市日擺售自己所種的蔬果、飼養的禽畜、醃製的醬油等。墟市的熱鬧、叫囂情況能與現在的年宵媲美。香港開埠後,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先後出現路邊街市,如婦人挑着大竹籮,放下板凳,叫賣菜蔬等,其中最早出現的街市便是在1840年代已有的嘉咸街街市,一直至今。

1960年鵝頸橋街市
1960年鵝頸橋街市

1950至1960年代廣東道的露天街市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Facebook《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群組圖片

聯和市場

1951年啟用的聯和市場,是戰後新界北區第一個墟市。(香港建築中心圖片)
1951年啟用的聯和市場,是戰後新界北區第一個墟市。(香港建築中心圖片)
市場已於2002年停用;2018年開始活化工程,完成後將成為售賣本地農產品的城鄉生活館。(香港建築中心圖片)
市場已於2002年停用;2018年開始活化工程,完成後將成為售賣本地農產品的城鄉生活館。(香港建築中心圖片)
活化後的聯和市場(香港建築中心圖片)
活化後的聯和市場(香港建築中心圖片)

街市緊扣民生

建市政大樓改善衞生

街市,顧名思義是指街上的市場。大家在街上購物優點甚多,一則方便快捷,不用走進大廈內;二則易於叫賣吸引坊眾購買。街市其實是源自墟市,英國開埠前,香港屬於新安縣管轄。在《新安縣志》中,記載了不同的墟市,包括葵清墟、鹽田墟、大步墟、圓朗墟、石湖墟等。
1844年,香港制訂第一條有關公共衞生的法律。當時,政府認為香港衞生不佳,引致英人染病死亡。因為當時的露天市集被英政府視為污穢不潔,是疾病的源頭,所以政府加強有關的監管。1858年,政府在上環興建了上環街市,即舊上環街市的南座。
戰後,市政局大力興建「街市大樓」,希望將街上擺賣的商販搬遷到大樓內,令街上道路暢通和改善衞生情況。當時街市大樓的設計主要是一座有2至3層左右的大樓,地下的一層通常是售賣貨物的地方,而二樓則是少量攤檔及小販管理隊的辦公室等。根據1963的《市政局年報》得知,不少小販也不願意搬入街市大樓,擔心影響生意。市政局議員更曾討論應否繼續興建街市大樓。後來,市政事務署職員多番游說,不少小販才改變想法。
隨後,市政局開始興建新式的綜合式市政大樓,除街市外,更有其他康樂設施例如圖書館、體育場地等。根據1980年《市政局年報》記載:「興建新街市有兩大目的:其一是給原有舊街市的租戶提供更佳的營業枱位及現代化設備;其二是容納街上販商,藉此減輕道路擠迫。」而第一座新式市政大樓位於牛頭角。

舊上環街市南座現為上環市政大廈(Google map截圖)
舊上環街市南座現為上環市政大廈(Google map截圖)
牛頭角市政大廈於1981年11月落成啟用,1990年曾進行擴建工程,增加街市樓面面積及增設公共圖書館。圖為牛頭角市政大廈近貌。
牛頭角市政大廈於1981年11月落成啟用,1990年曾進行擴建工程,增加街市樓面面積及增設公共圖書館。圖為牛頭角市政大廈近貌。

領匯上市街市私營化

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發生大火,政府為了安置災民,改變了原有的房屋政策。不同類型的公營房屋誕生,其中一些屋邨亦設有街市。這些街市並非由政府的市政部門管理,而是由房屋部門管理,主要照顧邨內居民的日常生活。
2005年,本港的公共屋邨街市管理發生頗大的變化,同年11月,香港房屋委員會將轄下的180項零售和停車場設施通過「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領匯)分拆上市,當中包括了房委會的街市。自此之後,領匯已成為一間私營機構,完全獨立於房委會。房委會亦不可能干預領匯公司日常管理和運作。2015年,領匯改名為領展。
時至今日,領展管理多個鮮活街市,不斷優化街市,將傳統街市改造成為摩登街市。如安裝中央冷氣系統、翻新地面、牆壁、照明系統及排水系統。另一方面,一些市民批評私有化街市後租金增加,小商販被迫結業,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物價提升,影響生活素質。

相關文章:香港公屋發展史 公屋源於一場火災|悅讀歷史

領展「鮮活街市攝影集」相片
領展「鮮活街市攝影集」相片
領展「鮮活街市攝影集」相片
領展「鮮活街市攝影集」相片

文:陳志華老師、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圖:星島圖片庫、香港街市老香江懷舊歷史照俱樂部雲遊天地Blog香港建築中心Chan'Blog 遊攝天下領展「鮮活街市攝影集」、網上圖片

相關新聞:

大棋盤︱葉劉落區「數吉鋪」 行會召集人身份遭質疑

北上消費影響蔓延 建華稱北區街市生意跌 籲零售商要變 集團擬外拓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