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爸爸 - 再踏松仔園|父中作樂

2023-11-12 12:16

笨泥爸爸 - 再踏松仔園|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再踏松仔園|父中作樂

記得兒子讀幼稚園和小學時,每逢學校有容許家長同行的旅行,無論工作多忙,就算要請假,我都絕不會錯過。除了因為可以陪伴孩子親近大自然,還有就是非常喜歡那種10多個家庭幾十人一起「柴娃娃」和「嘻嘻哈哈」的熱鬧氣氛;而且那時知道,兒子升中以後,想參加這些親子團是不可能的事。

兒子轉眼長大,以為自己再沒機會參與親子遊,上星期竟獲某校長邀請,加入他們為學生和家長策劃的「自然探險隊」,到訪大埔滘進行野外考察及拍攝短片。雖然我參加這個「親子團」不是「親」自己的孩「子」,但可以跟一大班小學生和父母同遊野外,重溫那些年的情懷也是不錯,當然一口答應。

大埔滘另一個更為人熟悉的名字是「松仔園」,在我那個年代的學校秋季大旅行,除了烏溪沙和太平山頂,最熱門的便數這里。比起其餘兩個地點,我更喜歡松仔園,因為烏溪沙是一個青年營,山頂則有老襯亭和公園,都離不開人工建築物,唯有來到松仔園可以看到滿眼翠綠,更接近大自然。

幾十年過去,烏溪沙青年營已被一群高樓豪宅團團圍住,山頂可愛的老襯亭變成巨型大火盤般的凌霄閣,唯有松仔園仍能保存「青綠之身」。坐旅遊車到達大埔道入口處,「老朋友」多年未見,風光依舊明媚。隨隊一邊拍攝,一邊聽導遊介紹沿路動植物資料,更是獲益良多。

原來孩子不在旁也有好處,就是可以專心拍攝。行至中途,我通知領隊要脫離大隊,獨自留下,用心慢慢拍攝各種自然生態,把小鳥、蝴蝶、蜻蜓、蜘蛛等逐一用鏡頭捕捉,這時才發現我們身邊的「鄰居」確實不少。

時光飛逝,轉眼天色已暗,雖然意猶未盡,但仍得撤退。回程時,赫見還有一群一群訪客乘車而至,才記起大埔滘是夜探自然生物的熱點,可惜是夜有約,未能多留一會,下次吧!


笨泥爸爸
作者為資深兒童傳媒人,《親子王》前主編,分享如何做個快樂孩子的快樂父親。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1月10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笨泥爸爸 - 生仔有錢派|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運動會是一場遊戲|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感謝的力量|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我不要神童|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社交超能力|父中作樂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