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自律生活的敵人

2023-11-07 13:56

大家有試過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做嗎?在暑假的最後一天,才開始趕功課;過幾天有測驗,卻待在房間做無關痛癢的事,遲遲也不開始溫習。為何人某些時候愛拖延?把事情拖着做有何不可?一同來看看有關拖延的心理現象吧!

拖延有甚麼不好?

生活上有些事情非做不可,盡早作出行動理應是更好的選擇,人卻因為厭惡、害怕失敗、習慣等原因延遲採取行動。把事情拖着做,或會帶來不良影響。

產生不良後果 

  • 遲遲不開始溫習測驗,結果最後溫不完。 
  • 顧着玩不吃飯,飯餸都涼了,變得沒那麼好吃。 
  • 晚上拖延不睡覺,起床時沒精神,整天昏昏欲睡。

影響別人的工作進度 

  • 做小組報告時,其中一人遲遲不把自己的部分完成,導致整組也不能完成報告。 
  • 提早完成的話,小組成員有更多時間檢查內容;若是最後一刻才遞交自己負責的部分,即使有錯也來不及修改。

影響情緒 

  • 完成工作的「死線」迫近,壓力越來越大,感到焦躁不安。 
  • 感到氣餒,覺得完成不了工作。 
  • 感到後悔和自責,想着早點開始的話便不用那麼辛苦。

怎樣解決拖延症?

雖然拖延會帶來不好的後果,但大家知道從何開始改善拖延的習慣嗎?以下3點有助大家解決拖延症:

  1. 我們可以為必須完成的工作訂立小目標,以小組報告為例,可告訴自己必須要在報告一星期前完成資料搜集,三天前完成寫作。把大目標分成易於完成的小目標,再逐步按計劃完成。
  2. 當有目標要完成的時候,便不要做無謂的事,專心把當前事情做好。
  3. 我們也可以互相提醒大家按時完成工作,在朋友的提點和鼓勵下,會有更大動力完成。

文:星島小學學生報《陽光校園》編輯部;圖: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苗延琼 - 應對拖延症的良方|苗想teen開
拖延症|孩子愛拖延是因為「扭計」唔聽話?專家教3招解決拖延症:要軟硬兼施
我有拖延症嗎?|香港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