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港大學者膺亞洲年輕科學家
2023-10-17 11:46
今屆未來科學大獎今日舉行頒獎禮,大會昨率先頒發項目研究員獎項,嘉許12名亞洲年輕科學家,包括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楊易,以及兩名於本地院校任教的學者。對於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創科,身兼青年科學院院長的港大協理副校長岑浩璋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能落實更多人才培訓計劃,提升本地科研實力。
記者:盧嘉潁
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踏入尾聲,港大昨舉行首屆「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年度會議,期間嘉許12名來自內地及港澳台地區、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的年輕科學家,表揚他們在「生命科學」、「物理科學」或「數學和電腦科學」範疇的研究成果,包括港大理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楊易,憑藉研究自由電子與光相互作用獲獎。
參考新聞:8內地學者獲頒未來科學大獎
獲10萬美元資助研究
今年共有150名青年學者獲提名,每名獲獎的研究員,兩年內可獲發10萬美元資助,支援相關研究進程。楊易表示,獎金將用作招募研究人員及添置實驗室設備,提高研究成效,冀技術能用於醫療成像系統,「(研究資助)不管來自政府或是民間,對我們研究者來說都是非常寶貴,我們希望能合理充分利用這些資金,來擴大香港基礎研究的影響力。」
現年33歲的楊易,去年加入港大,曾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研究長達8年。他認為,香港各院校匯聚國際間出色的研究學者,有利建構人際網路,發展個人科研事業。其餘兩名獲獎的本地院校學者,分別是中文大學醫學院醫學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高浩,以及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陳浩。
近期不少科研人才,通過「高端人才通行證」等優才計劃來港發展研究事業,身兼青科院院長的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形容現時本港的科研環境屬「前所未有的樂觀」,隨着政府和院校積極增加科研投入,為內地和海外學者提供資金及協作機會,「人才選擇去一個地方時,會考慮當地的發展和個人成長空間,以及能否擔當事業跳板的角色。」
岑浩璋冀加強人才培訓
政府將於下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岑浩璋期望,當局能落實人才培訓計劃,並增設科研設施和實驗設備,加強環境配套吸引技術人員、研究生等學者以外的專才來港,「人才會被其他人才吸引,如他知道自己在當地不是單打獨鬥,容易找到相關實驗配套和人力支援,便會更加願意去。」
他指同時令本地科研環境達至「群聚效應」,意味本港擁有足夠的科研實力,維持長遠的發展和穩定增長。他亦相信,大灣區的創科發展日漸成熟,為本港科研提供穩定的資源供應,推動科研成果「落地」。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