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爸爸 - 離奇的「全職子女」|父中作樂

2023-08-04 16:51

10多年前因為第一次做爸爸,自覺缺乏湊仔常識,於是膽粗粗自薦成為親子雜誌編輯,邊出糧邊偷師,一做6年,直至兒子小學畢業才辭職。

當年我是新手爸爸,對育兒一竅不通,幸好尋到這個崗位,由揀奶粉、嬰兒車、營養食物,到Playgroup、興趣班和學校,都有記者挖料和專家教路,身為編輯的我,每篇稿都要看上幾遍。幾年下來,吸收到的知識可說是海量,湊仔神功雖不算大成,卻比一般父母多些貼士秘訣。

芸芸知識中,覺得最有趣的是「教養詞語」。專業人士為了令平民百姓容易了解某些現象道理,常常創造出一些語帶相關的「專用詞語」,育兒界資訊浩瀚,這類用詞自然特別多。信手拈來:「虎爸」、「虎媽」代表強勢父母;「港孩」、「殘孩」反映小朋友受溺愛情況;「窮養」、「富養」、「圈養」、「放養」是不同家長帶孩子的方法;「大抽獎」、「叩門」比喻升學機制;還有「贏在起跑線」、「雙職媽媽」、「隔代教養」、「啃老族」、「直升機父母」等等,實用易明兼且貼地有趣。

自從兒子拿了成人身份證,我「大半隻腳」離開親子界別,很久沒有更新詞庫。最近赫然見到一個我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離奇恐怖的全新教養詞語——「全職子女」。

「全職父母」、「全職量地」、「全職獵人」、「全職殺手」,我都聽過,但「全職子女」真箇聞所未聞。這詞語源於內地有父母因為年輕子女難覓工作或在職場失意,索性聘請他們全職在家做工人,負責洗衫、煮飯、打掃和照顧雙親,每月出糧,有買勞工保險,是正式的僱傭關係,實在匪夷所思。

我絕不會僱用子女在家打工,一來孩子長大本該外出闖闖和受點挫折,屋企是comfort zone,怎容打工?萬一發生勞資糾紛,應找勞工處還是社會福利署調解?表現差,鬧不鬧得?炒不炒得?炒了叫他/她返自己房?假如有天,子女向你申請這個「職位」,你會如何應對?


笨泥爸爸
作者為資深兒童傳媒人,《親子王》前主編,分享如何做個快樂孩子的快樂父親。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8月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笨泥爸爸 - 齊滅鼠患|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風中「執書」|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爸爸的失敗示範|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好父要「毒」兒|父中作樂

笨泥爸爸 - 遇見「蛛蛛」|父中作樂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