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煒灝、李家軒 - 教大研究:免費平台助基層生網上學習|教研並進

2023-05-08 12:29

隨着社會逐漸復常,學校亦恢復全日面授課,讓學生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然而,新冠疫情肆虐3年,難免影響學習進度,對基層家庭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要減少因貧富問題所造成的學習差異,我們需要針對他們的需要,提供額外的資源。

雖然學校教學已重返實體模式,但網上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個人化的平台,亦能夠讓更多學生同時受惠,所以網上學習對提升基層學生的學習能力仍具價值。

不過,如何針對基層學生的需要去建立合適的平台呢?我們先要了解他們在網上學習的使用習慣、家人的參與度和學習信心,才能設計出合適的軟件界面和輔助活動。筆者的研究團隊早在2021年與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合作,建立了一個網上學習平台,供香港基層學生免費使用,並透過問卷調查和焦點小組訪談,研究他們網上學習的需要。


中小生用「腦」大不同

這個研究訪問了200名學生,只有20%學生擁有手提電腦,家中設有桌面電腦的更只有8.5%。他們較多利用流動裝置進行網上學習,71.5%學生通常會使用平板電腦,選擇手提電話的有10%,選擇手提電腦的有13.5%,而選擇桌面電腦的只有5%。

從訪談中得知,學生較多選用平板電腦來學習,通常是因為平板電腦屏幕較大,而且小學生一般都沒有自己的智能電話,即使家中沒有平板電腦,學校亦可以提供暫借服務。

而就小學及中學生進行比較,則發現中學生相對較多利用手提電腦進行網上學習,並有顯著差異。現時仍有中學生表示因為習慣使用鍵盤及滑鼠而較多選用電腦;相反,當代小學生作為「流動智能裝置原住民」,他們都非常習慣使用輕觸式流動智能裝置,很多小學生甚至表示家中沒有手提電腦或桌面電腦,只有平板電腦及智能電話。

所以,基於中、小學生使用電腦的不同習慣,我們在設計介面時都有加入這方面的考量。例如在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上,刻意加入使用鍵盤操作;小學生的平台,則主要採用針對平板電腦的專屬設計,用手指操控介面功能,減少使用上的困難。


家長參與影響動機

至於在家長的參與度方面,我們亦發現與父母同住的學生相對於單親家庭的學生,明顯較多被家長要求進行網上學習。小學及初中學生學習普遍較為被動,多數在父母的要求下才會使用網上平台學習,例如有初中生就表示,「有時自願,大多數都是被母親逼的」;而單親家庭家長因為要身兼兩職,支持子女學習的空間自然相對較小。

為了推動小學及初中學生使用學習平台,我們在優化教材的內容時,亦有為教學老師提供提升學習動機的工作坊,分享如何在網上教學中激勵學生學習。另外,我們亦會調整教學策略,在評估方面亦增加趣味性。在優化平台的時候,我們亦考慮家長參與的元素,方便家長花少少時間與子女一起觀看影片。


學習信心升班反降

另外,研究亦指出,學生的學習信心會隨年級增加而下降。無論是中、英文還是數學科,相對於中學生,小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成績好。這可能是因為隨着年級上升,課程變得愈來愈難掌握,從而影響學習自信。

我們亦發現學生的出生地及性別,與其學習信心有相關性。相對中國內地出生的學生,香港出生的學生傾向認為自己的英文科成績好,並有顯著性差異。至於性別方面,相對於女學生,男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數學科成績好。這亦與傳統社會定型一致:內地新來港學生英文成績較差,男生數學成績較好。

所以,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學術能力,亦要提升他們的學習信心。這可以從學習平台以外着手,如組織課後活動,讓他們建立友儕間的支持等。

由此可見,要協助基層學生提升學習能力,我們需要在綫上的平台設計和綫下的活動着手,亦要顧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家長的參與,才能全面提升學習效能。這個項目在研究資助局、省善真堂慈善基金、宏才拓展有限公司,以及紅磡三約街坊福利會的支持下,我們會開展第二期計畫,根據第一期研究結果優化學習平台,希望可以提升基層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表現。


文: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容煒灝博士、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研究助理李家軒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5月8日教育版專欄「大學之道」。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