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大會堂的流金歲月 昔日文青話當年 全民徵集珍藏照

2023-02-27 00:29

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被喻為「文化沙漠」,能夠進行藝術文化表演及展覽的場地不多,要感受文化氣息,位於中環的香港大會堂便成為文藝愛好者必到之處。大會堂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政府去年把大會堂列入法定古迹,為記錄大會堂走過的60年,中華書局剛剛出版了新書《市民的大會堂》,該書訪談了9位專業人士和藝術家,回憶他們活躍於大會堂的文青年代,亦有珍貴的大會堂歷史圖輯,讓市民重溫大會堂的流金歲月。 

記者:盧家彥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中華書局 


香港現時已經不是「文化沙漠」,社會上有不同的文藝活動,除了西九文化區、尖沙嘴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中心外,還有各區的大會堂,定期舉辦音樂會、舞台劇、展覽等等,活動豐富得應接不暇,但在上世紀50、60年代,大會堂未啟用之前,要在香港舉辦文藝活動並不容易找到正式及專門的場地。 


昔日文青話當年 

負責《市民的大會堂》編輯工作的葉秋弦表示,由於政府去年刊憲把香港大會堂列入法定古迹名冊,是首幢戰後落成的法定古迹,加上大會堂剛好慶祝60周年,於是中華書局便決定為大會堂出版專書,「該書是民間首部為大會堂出版的專書,由於要趕及去年底出版,編製只有約半年時間,所以整個過程非常緊湊。」 

葉秋弦表示,雖然時間緊逼,但編輯團隊仍堅持親身進行訪談,過程中亦令他們感受到大會堂的魅力,該書共收錄了9篇不同持份者的訪談,包括首任大會堂副經理陳達文、當代畫家王無邪、電影評論人羅卡、歌劇總監盧景文、建築師馮永基等,既回憶他們活躍於大會堂的文青年代,也延伸探問大會堂在西九文化區逐漸落成後的定位和意義。 

葉秋弦憶述其中一次訪談經歷,「我們有一次去香港仔訪問藝術界前輩王無邪,他分享自己昔日在大會堂辦畫展的深刻回憶。我們真正感受到大會堂發散的魅力,原來不同年紀的人都有使用大會堂的回憶,這座低調、樸實的建築物,實實在在地牽動着幾代人的心。」 

《市民的大會堂》除了有專業人士和藝術家訪談,亦加入普羅大眾的聲音,公開徵集市民的舊照片,輯錄成珍貴圖輯〈時光流轉60年〉,重現市民心目中的大會堂。 


全民徵集珍藏照 

不過,葉秋弦透露,最初徵集相片的活動不太順利,幸好得到官方協助,才可獲得不少珍貴照片,「編輯團隊收到照片後,須逐一向持有人確定刊登照片的意向,過程中聽到不同市民有關大會堂的集體回憶,有人中學時曾在大會堂上台得獎、有人曾帶一家老少到場觀賞表演、有人年輕時在大會堂拍拖、有人結婚時在婚姻登記處留影等等,過程中聽到很多市民的生活片段,原來都充斥着這個建築群。」 

《市民的大會堂》編輯葉秋弦:「原來不同年紀的人都有使用大會堂的回憶,這座低調、樸實的建築物,實實在在地牽動着幾代人的心。」
《市民的大會堂》編輯葉秋弦:「原來不同年紀的人都有使用大會堂的回憶,這座低調、樸實的建築物,實實在在地牽動着幾代人的心。」

 

低座

L形布局,樓高3層和地下底層,採用簡樸設計,正門入口面向愛丁堡廣場。設施包括音樂廳、展覽廳和劇院等等,現時亦有餐廳和書店。1962年香港大學馬斯克劇團(Masquers)在音樂演奏廳公演英語話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大會堂首個話劇演出。


高座

長方形布局,12層高,以鋼筋混凝土建造。設施包括公共圖書館、婚姻登記處、演奏廳、展覽廳等等。位於高座最頂3層的博物美術館(1974年分拆為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是當時城中僅有的美術館,免費入場,廣受歡迎。1962年大會堂成立同年5月,博物美術館舉辦「今日的香港藝術」展覽,推動具本土特色的藝術潮流。


紀念花園

花園中央有一座12邊形紀念龕,紀念二次世界大戰中保衞香港的軍民。因其鄰近婚姻登記處,很多新人會在此留影,時而發生因擠擁而爭執的場面。1992年大會堂翻新時,本地建築師馮永基在婚姻登記處外加建一窄一闊兩段階梯,他在書中自述改動的目的是「讓完成簽字儀式的新人及親友可以直接離開,走到室外,毋須走回頭路,人群作單向流動,避免進與出的人碰撞。」既保留了屬於大會堂的集體回憶,亦解決了現實問題。

 

書介

《市民的大會堂》以60年作為一個時間標記,除了深度分析如何從多角度思考大會堂的前世今生,以及它未來的走向及文化定位,亦有人物專訪細談與大會堂交往的記憶,當中包括首任大會堂副經理陳達文、當代畫家王無邪、電影評論人羅卡、歌劇總監盧景文、建築師馮永基等。結集不同人士的視角,在有限的文字里,一同打開大會堂無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