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大会堂的流金岁月 昔日文青话当年 全民徵集珍藏照

2023-02-27 00:29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被喻为「文化沙漠」,能够进行艺术文化表演及展览的场地不多,要感受文化气息,位于中环的香港大会堂便成为文艺爱好者必到之处。大会堂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政府去年把大会堂列入法定古迹,为记录大会堂走过的60年,中华书局刚刚出版了新书《市民的大会堂》,该书访谈了9位专业人士和艺术家,回忆他们活跃于大会堂的文青年代,亦有珍贵的大会堂历史图辑,让市民重温大会堂的流金岁月。 

记者:卢家彦 图:星岛图片库、网上图片、中华书局 


香港现时已经不是「文化沙漠」,社会上有不同的文艺活动,除了西九文化区、尖沙嘴香港艺术馆和香港文化中心外,还有各区的大会堂,定期举办音乐会、舞台剧、展览等等,活动丰富得应接不暇,但在上世纪50、60年代,大会堂未启用之前,要在香港举办文艺活动并不容易找到正式及专门的场地。 


昔日文青话当年 

负责《市民的大会堂》编辑工作的叶秋弦表示,由于政府去年刊宪把香港大会堂列入法定古迹名册,是首幢战后落成的法定古迹,加上大会堂刚好庆祝60周年,于是中华书局便决定为大会堂出版专书,「该书是民间首部为大会堂出版的专书,由于要赶及去年底出版,编制只有约半年时间,所以整个过程非常紧凑。」 

叶秋弦表示,虽然时间紧逼,但编辑团队仍坚持亲身进行访谈,过程中亦令他们感受到大会堂的魅力,该书共收录了9篇不同持份者的访谈,包括首任大会堂副经理陈达文、当代画家王无邪、电影评论人罗卡、歌剧总监卢景文、建筑师冯永基等,既回忆他们活跃于大会堂的文青年代,也延伸探问大会堂在西九文化区逐渐落成后的定位和意义。 

叶秋弦忆述其中一次访谈经历,「我们有一次去香港仔访问艺术界前辈王无邪,他分享自己昔日在大会堂办画展的深刻回忆。我们真正感受到大会堂发散的魅力,原来不同年纪的人都有使用大会堂的回忆,这座低调、朴实的建筑物,实实在在地牵动着几代人的心。」 

《市民的大会堂》除了有专业人士和艺术家访谈,亦加入普罗大众的声音,公开徵集市民的旧照片,辑录成珍贵图辑〈时光流转60年〉,重现市民心目中的大会堂。 


全民徵集珍藏照 

不过,叶秋弦透露,最初徵集相片的活动不太顺利,幸好得到官方协助,才可获得不少珍贵照片,「编辑团队收到照片后,须逐一向持有人确定刊登照片的意向,过程中听到不同市民有关大会堂的集体回忆,有人中学时曾在大会堂上台得奖、有人曾带一家老少到场观赏表演、有人年轻时在大会堂拍拖、有人结婚时在婚姻登记处留影等等,过程中听到很多市民的生活片段,原来都充斥着这个建筑群。」 

《市民的大会堂》编辑叶秋弦:「原来不同年纪的人都有使用大会堂的回忆,这座低调、朴实的建筑物,实实在在地牵动着几代人的心。」
《市民的大会堂》编辑叶秋弦:「原来不同年纪的人都有使用大会堂的回忆,这座低调、朴实的建筑物,实实在在地牵动着几代人的心。」

 

低座

L形布局,楼高3层和地下底层,采用简朴设计,正门入口面向爱丁堡广场。设施包括音乐厅、展览厅和剧院等等,现时亦有餐厅和书店。1962年香港大学马斯克剧团(Masquers)在音乐演奏厅公演英语话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大会堂首个话剧演出。


高座

长方形布局,12层高,以钢筋混凝土建造。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婚姻登记处、演奏厅、展览厅等等。位于高座最顶3层的博物美术馆(1974年分拆为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是当时城中仅有的美术馆,免费入场,广受欢迎。1962年大会堂成立同年5月,博物美术馆举办「今日的香港艺术」展览,推动具本土特色的艺术潮流。


纪念花园

花园中央有一座12边形纪念龛,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中保衞香港的军民。因其邻近婚姻登记处,很多新人会在此留影,时而发生因挤拥而争执的场面。1992年大会堂翻新时,本地建筑师冯永基在婚姻登记处外加建一窄一阔两段阶梯,他在书中自述改动的目的是「让完成签字仪式的新人及亲友可以直接离开,走到室外,毋须走回头路,人群作单向流动,避免进与出的人碰撞。」既保留了属于大会堂的集体回忆,亦解决了现实问题。

 

书介

《市民的大会堂》以60年作为一个时间标记,除了深度分析如何从多角度思考大会堂的前世今生,以及它未来的走向及文化定位,亦有人物专访细谈与大会堂交往的记忆,当中包括首任大会堂副经理陈达文、当代画家王无邪、电影评论人罗卡、歌剧总监卢景文、建筑师冯永基等。结集不同人士的视角,在有限的文字里,一同打开大会堂无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