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人文|「在地讀寫」:全港首個地景寫作互動應用程式

2022-11-23 12:07

不止人與人之間,人與地之間也有血濃於水的深刻聯繫。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開發的地景寫作應用程式「在地讀寫」已經正式面世。我們寄望這個應用程式能夠讓每位使用者體驗邊走、邊看、邊讀、邊寫的樂趣,從而更細緻地建立地與人的關係。手機和應用程式與閱讀和寫作的關係,似乎比較疏遠,我們正是希望顛覆這種既定印象,培養深度使用應用程式的習慣。


「地景」文章邊走邊讀

「在地讀寫」主要分為兩部分:「地景作品」和「邊走邊讀」。「地景作品」分階段收錄共二十九位作家、約一百五十篇地景作品,包括散文和新詩兩種體裁,絕大部分為全文收錄。這些作品按香港十八個行政分區編排,除了題目和作家名稱,還附有三至五個關鍵詞,在「位置/圖片」一欄的資料內,以谷歌地圖(google map)顯示作品主要的地理位置,並附有與作品內容相關的圖片。在「文章信息」這部分,可以找到作品的出處和作家簡介。

當進入「邊走邊讀」,谷歌地圖將立即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同時顯示附近地點的地景作品。使用者可以立即閱讀這些作品,遙想當時作家在同一空間的所見所感,以超越時間的方式和他們對話,藉着作家的幫助,深化對地方的觀察、感受和認識。


實「地」上載圖文作品

與此同時,我們想強調的是,「在地讀寫」並不是一個只供閱讀的資料庫,它最重要的功能,在於使用者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豐富地景作品的內容,讓更多人讀到自己獻給這個地方的所思所感,甚至喚起大家對這個地方的關注。在註冊帳戶及登入後,使用者便可以進入「在地讀寫」首頁並看見下方「提交作品」和「我的作品」這兩個功能。

上載作品過程十分簡潔方便,谷歌地圖會自動讀取「創作文章位置」的地點,使用者只須輸入「作品名稱」、「文章內容」、「關鍵詞」等項,就可以提交作品;亦可以同時拍下眼前的景觀,把照片和作品一起上傳。這樣,使用者的作品就可以即時躋身西西、王良和、麥樹堅、鍾國強等作家的地景作品之中,一起激發其他讀者對地方的體會和感情。

如上文所述,我們希望這個應用程式,能讓文字輕盈地融入生活的腳步,幫助每位使用者與文字、閱讀和寫作建立親密關係,讓觀察、感受、思想成為邊走邊做的事。換言之,就是推動閱讀和寫作風氣吧!

在手機文化中,影像和短片非常強勢,但我們深信文字的深入細膩沒有替代品。對於人類表現和抒發自我的本能需要,文字的價值無法被其他媒介所取代。我們懇切地盼望,通過「在地讀寫」,能拉近文字和手機世代的距離。

與此同時,我們還希望使用者能從親炙地景的過程中,對歷史產生興趣,主動了解地方背後的故事。對「地」的愛,若能落實到文學和歷史,相信「人」也能變化氣質,使人與地的關係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最後,謹代表開發小組感謝校方及學系的支持,使「在地讀寫」可以從我們的夢想變為事實。


李婉薇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本專欄由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學者輪流執筆,內容屬個人分享及學術見解,讀者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1月23日教育版專欄「數碼人文」。


延伸閱讀:

數碼人文|談談讀書

數碼人文|衡量歷史動畫教育功能的五個原則

數碼人文|疫下遙距醫護和藝術數碼護理

數碼人文|書刊性別(不)平等篇

數碼人文|培育數碼公民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