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人文|談談讀書

2022-09-01 16:12

在漫長的文史哲教學研究生涯中,我最常被學生問到的兩個問題,就是「讀甚麼書?」和「怎樣讀書?」。第一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古今中外書籍浩如煙海,自由選擇喜歡的去讀,讀到暢快淋漓,讀出心得,就是無以尚之。第二個問題就有點講究了。不同領域的書,固然有不同讀法,但若提升層次,講得通透一點,我最想分享的是,要讀出「層次感」和「立體感」。


「層次感」和「立體感」

關於層次感,以閱讀文學作品(如詩詞散文)為例,讀者作為旁觀者,角度必與作者不同。讀書人如能同時實踐創作,當能進入另一個層次,代入創作者的位置,設想文學創作的甘與苦。創作,又離不開人生體驗。透過創作,與人生閱歷相印證,賞析文學的深度必將大不相同,不但為人生閱歷點染文學之美,賞析作品的層次感也更豐贍了。

至於立體感,讀歷史書特別講究,例如古典歷史家特別注意人的活動,着重歷史人物個性的刻畫;社會史家則特別看重地理、經濟等現象。然而,讀史如果只單看社會現象及文獻典籍,隨順材料文字的記載,很難產生批判性。進一步探究,還需要深入考察史書的撰述歷程,史家的性情遭際。因為每種史書都有性質、體裁、取材的限制,每位史家都有性情的剛柔、緩急等特徵。像官修朝代史,往往有政治嫌諱或宣傳成分,讀者必須從文字正面閱讀到它的背面,「從無字處讀書」(read between the lines),才能逼近真相。

而自傳、回憶錄,嚴格來說史料價值不高,因為涉及主觀,作者避重就輕,甚至會有意無意地作偽。當然,讀者一旦能解構其輕重、作偽的動機與細節,從偽材料中讀出真意義,也能點鐵成金。閱讀史書,若能達到這樣的深度,再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就能超越文字材料的平面意義,而讀出立體感了。


「共感」境界最嚮往

層次感和立體感以外,還有「共感」(empathy),更是古今讀書人嚮往的境界。「共感」二字,一般或稱為「同情的理解」,字面意義是透過考察其人其書的細節,代入而想像作者立身處世的種種無奈與不得已,深層意義則隨作者與讀者性情氣稟的歧異,而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不同詮釋,迥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


鄭吉雄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講座教授

本專欄由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學者輪流執筆,內容屬個人分享及學術見解,讀者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9月1日教育版專欄「數碼人文」。

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數碼人文|衡量歷史動畫教育功能的五個原則

數碼人文|疫下遙距醫護和藝術數碼護理

數碼人文|書刊性別(不)平等篇

數碼人文|培育數碼公民

數碼人文|英語能算是亞洲語言嗎?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