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文|「在地读写」:全港首个地景写作互动应用程式

2022-11-23 12:07

不止人与人之间,人与地之间也有血浓于水的深刻联系。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开发的地景写作应用程式「在地读写」已经正式面世。我们寄望这个应用程式能够让每位使用者体验边走、边看、边读、边写的乐趣,从而更细致地建立地与人的关系。手机和应用程式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似乎比较疏远,我们正是希望颠覆这种既定印象,培养深度使用应用程式的习惯。


「地景」文章边走边读

「在地读写」主要分为两部分:「地景作品」和「边走边读」。「地景作品」分阶段收录共二十九位作家、约一百五十篇地景作品,包括散文和新诗两种体裁,绝大部分为全文收录。这些作品按香港十八个行政分区编排,除了题目和作家名称,还附有三至五个关键词,在「位置/图片」一栏的资料内,以谷歌地图(google map)显示作品主要的地理位置,并附有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图片。在「文章信息」这部分,可以找到作品的出处和作家简介。

当进入「边走边读」,谷歌地图将立即显示使用者所在位置,同时显示附近地点的地景作品。使用者可以立即阅读这些作品,遥想当时作家在同一空间的所见所感,以超越时间的方式和他们对话,藉着作家的帮助,深化对地方的观察、感受和认识。


实「地」上载图文作品

与此同时,我们想强调的是,「在地读写」并不是一个只供阅读的资料库,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使用者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丰富地景作品的内容,让更多人读到自己献给这个地方的所思所感,甚至唤起大家对这个地方的关注。在注册帐户及登入后,使用者便可以进入「在地读写」首页并看见下方「提交作品」和「我的作品」这两个功能。

上载作品过程十分简洁方便,谷歌地图会自动读取「创作文章位置」的地点,使用者只须输入「作品名称」、「文章内容」、「关键词」等项,就可以提交作品;亦可以同时拍下眼前的景观,把照片和作品一起上传。这样,使用者的作品就可以即时跻身西西、王良和、麦树坚、锺国强等作家的地景作品之中,一起激发其他读者对地方的体会和感情。

如上文所述,我们希望这个应用程式,能让文字轻盈地融入生活的脚步,帮助每位使用者与文字、阅读和写作建立亲密关系,让观察、感受、思想成为边走边做的事。换言之,就是推动阅读和写作风气吧!

在手机文化中,影像和短片非常强势,但我们深信文字的深入细腻没有替代品。对于人类表现和抒发自我的本能需要,文字的价值无法被其他媒介所取代。我们恳切地盼望,通过「在地读写」,能拉近文字和手机世代的距离。

与此同时,我们还希望使用者能从亲炙地景的过程中,对历史产生兴趣,主动了解地方背后的故事。对「地」的爱,若能落实到文学和历史,相信「人」也能变化气质,使人与地的关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后,谨代表开发小组感谢校方及学系的支持,使「在地读写」可以从我们的梦想变为事实。


李婉薇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副教授

本专栏由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学者轮流执笔,内容属个人分享及学术见解,读者如有任何意见,欢迎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1月23日教育版专栏「数码人文」。


延伸阅读:

数码人文|谈谈读书

数码人文|衡量历史动画教育功能的五个原则

数码人文|疫下遥距医护和艺术数码护理

数码人文|书刊性别(不)平等篇

数码人文|培育数码公民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