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傳承中醫育人才 浸大講師獲頒教學獎

2022-08-05 00:00

中醫予人感覺傳統古老,亦鮮有年輕人擔當傳承醫術角色,惟首批回到母校浸會大學任講師的中醫師蔡嘉傑,或是個例外。在學時期,蔡嘉傑便覺得本港中醫傳承出現斷層,大學缺乏熟悉本地文化的年輕教員,遂立志執教鞭,並首創中醫急診相關課程。他師承黃飛鴻傳人李燦窩,學習洪拳和跌打醫術,啟發他教學上謹遵師誨,授業不會「留一手」,冀能培養青出於藍的接班人。

記者李咏潼

蔡嘉傑不僅致力傳承本地中醫教學,亦傳承洪拳師父李燦窩的教學哲理,「我無時無刻都希望培養下一批接班人」。 李咏潼攝
蔡嘉傑不僅致力傳承本地中醫教學,亦傳承洪拳師父李燦窩的教學哲理,「我無時無刻都希望培養下一批接班人」。 李咏潼攝


今年三十五歲的蔡嘉傑,現時是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二級講師,亦是本年度浸大「傑出新晉教員教學表現獎」得主。談起執教鞭的緣由,他坦言自己最初讀中醫希望從事臨牀診治,但在學期間接觸很多放棄內地厚職、特意來港任教的中醫老師,都有聽到他們擔憂,退休後無人承接教學,「開始覺得,本港教育傳承出現斷層,沒有年輕中醫師接軌教學。」


首批校友回校執教

蔡嘉傑解釋,香港中醫規管制度在二千年才確立,上一輩的中醫師,學成後大多執業謀生而非投身教育,故本港一直缺乏本地培育的教學人才。自大四起,他萌生從事教學的念頭,本科畢業後雖然和同學合夥,開診所執業三年,但他最終在一五年哲學博士(中醫)畢業後,毅然決定成為助教,並於四年前正式展開教學生涯,成為浸大中醫藥學院里為數不多的、以「直系師兄」身分任教的中醫講師。

身為「師兄」,教學上蔡嘉傑會更明白學生不懂的地方,並嘗試以貼地方式講解,而這也正是本地教學人員的優勢。他以陰陽五行為例指,內地學生對中國文化概念較有認識,或毋須怎樣詳細解釋,但對香港學生未必亦然。「雖然內地老師教的知識是一樣,但成長文化和環境的不同,有時候他們未必了解,某些他們常見概念為何對港生有難度。」

蔡嘉傑(後排右二)及同門,與李燦窩師父(前排右)在武館合照。 受訪者提供
蔡嘉傑(後排右二)及同門,與李燦窩師父(前排右)在武館合照。 受訪者提供

 

首創中醫急診課程

蔡嘉傑又指,有時自己教書也不會只依書直說,會講解一些額外知識,尤其是他在醫療輔助隊服務逾十年,將急救經驗結合中醫知識,三年前首創了「實用中醫急診及輔助醫療導論」這門選修課,向學生教授中醫一些送院前的應急處理和護理知識,大受學生好評。另外,他本人亦擁有法學、西醫神經科學和工商管理學等學位,也順理成章教授中醫倫理法律科目,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等。


謹遵師誨傾囊相授

興趣廣泛的蔡嘉傑亦是洪拳弟子,中學時代便拜黃飛鴻夫人莫桂蘭嫡傳弟子李燦窩為師,繼承師門武術以及跌打醫術。蔡嘉傑表示,在大學教學時也深受師父啟發,秉承師父原則,有能力教學的話「一定唔留底」,「我不會刻意留一手不去教授學生,會傾囊相授,他們學得到多少是一回事,但至少我這樣能令他們日後可超越我,成為一個更好的、更有能力的人。」

實用中醫急診及輔助醫療導論」課程,涵蓋送院前的中醫應急處理和護理知識。 受訪者提供
實用中醫急診及輔助醫療導論」課程,涵蓋送院前的中醫應急處理和護理知識。 受訪者提供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