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喜閱|AR互動展 Do姐推介解憂好書
2021-10-21 10:39
閱讀除了用眼睛,還可透過其他感官,得出不一樣的閱讀體驗。Elsie知道,位於銅鑼灣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以及十八區的分區圖書館,由即日至十一月二十八日,舉行第三屆「香港圖書館節」,當中有逾百場綫上綫下節目,包括AR(擴增實境)互動體驗、多媒體視藝展覽、網上讀書會、專題講座、故事劇場和親子工作坊等等;其中在今年建館二十周年的香港中央圖書館,更將由本周六至十一月二日,舉行《觸動喜閱》互動展覽,及《See字進入》多媒體視藝展覽,以不同形式推廣閱讀。
香港公共圖書館高級館長(管理及推廣)周麗珊(Yvonne)同Elsie講,今屆「香港圖書館節」以「喜閱有你 攜手同行」為主題,並以圖書館作本體,展示公共圖書館在明年邁向六十周年之際,將繼續緊貼時代步伐,傳承喜閱文化,聯繫讀者、書籍和作家,共享喜閱。
互動體驗不同閱讀角度
Yvonne說,今屆「香港圖書館節」將與不同單位及閱讀夥伴合作舉行活動,並透過「互動光影」、「啟蒙之光」、「解憂之光」和「喜閱時光」四個方向舉行活動,包括以故事串連五種閱讀視角的《觸動喜閱》互動展覽、透過流動影像和舞蹈為文字賦予動態的《See字進入》多媒體視藝展覽、以文字療癒人心的「自愉工作坊」和「字癒互動故事坊」、由作家素黑和蔣慧瑜主持的「作家在綫」網上讀書會、由藝人鄭裕玲網上解答大家疑慮的「Do it Now@解憂圖書館」,以及「鬆一鬆 e閱讀小站」電子書推廣活動等等,讓大家以不同視點體驗閱讀樂趣。
其中本周六開始的《觸動喜閱》互動展覽,就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策劃,Elsie跟展覽策展人江培強博士傾過,他說《觸動喜閱》展覽運用了AR和其他科技,包括手部感應裝置(Leap-Motion)、全息投影(Hologram)等,把展覽劃分成五個互動體驗區,分別為「互動體驗書」、「全息投影擴增實境體驗」、「沉浸式體驗」、「平視式體驗」和「文字互動體驗」,讀者們可從不同角度,享受閱讀樂趣。
跨代共融創造共同經歷
江博士跟Elsie笑說,是次展覽的靈感來自他五歲的女兒。「小朋友看書,有時是坐在書枱旁,有時會躺着看,有時則是反轉自己用腳夾着圖書看,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而展覽的五個展區,就代表了五個角度,有時要向上看,有時要向下望,讓我們回想小朋友有趣的閱讀體驗。」
江博士說,展覽以一個原創故事作包裝,名為《記憶之海歷險記》(Ocean of Memories),內容有懷舊、傳承、兩代共融等元素,「主要圍繞上一輩,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回憶,但這些事物,對『○○後』或『一○後』的年輕人來說,是無可能知道的。」他續說,展覽由兩爺孫的故事說起,講述孫仔在圖書館時,竟跳入了爺爺的記憶之中,看到電車、豪華戲院等事物,並加入歷險和遊戲元素,期望展覽可做到跨代共融,讓兩代透過活動,增加共同經歷和話題。
有趣的是,雖然《記憶之海歷險記》是一個故事,但讀者逛展覽時,毋須順序而行,可隨意穿插。江博士說,現代人的閱讀,很多時候都是碎片式,例如日常看社交平台的帖文、接收短訊等,同樣地,小朋友的閱讀也是碎片式,「小朋友閱讀時,很少是從第一頁讀至最尾。」江博士指在這些理念下,展覽以非綫性形式設計,同時又向荷里活名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致敬,「他很多電影都是以碎片式手法呈現,但當然我們的展覽沒那麼複雜。」
「凌空揭書」減病毒傳播
至於展覽內所用的科技,亦為配合「劇情」而設。江博士解釋,全息投影技術可營造事物浮在半空的效果,所以當展覽涉及在宇宙浮游的情節時,全息投影技術就可大派用場;另外,在疫情下,展覽中的手部感應裝置,可讓參觀者「凌空揭書」,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但又不失互動效果。值得留意的是,展覽的場地設計,參考了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建築美學,包括大樓中象徵「知識之門」的拱門、拼湊十二個象徵「天圓地方」和「知識累積成塔」的幾何圖形等,大家參觀時可留意。
除了實體展覽,Elsie覺得網上節目也很吸引,好像「Do姐」鄭裕玲擔任「解憂圖書館」館長的節目「Do it Now@解憂圖書館」,將於明日起,一連三集,陸續於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上載。聽Yvonne講,邀請「Do姐」擔任「解憂圖書館」館長,並推介解憂好書,是因她向來以睿智見稱,在節目中,她會以自己的歷練和書中的智慧,為讀者分憂,並鼓勵大家多閱讀探索,放鬆慢活。
Elsie知道,「Do姐」推介的好書,包括《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學會世界30國的快樂秘方》、《不換位置,也要換腦袋:斜槓時代必備的換位思考力》、《怎麼鬆》等等,喜歡「Do姐」和閱讀的讀者,記得不要錯過。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文:Elsie陳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0月5日教育版專欄「家長八達通」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