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讓你歡喜讓你憂的情緒
2021-02-23 14:22
情緒字根來自拉丁語「emovere」,意指從內心到身體,以不同的表情、言語、行為呈現出來的流動。情緒不但是一種心理狀態,更是牽涉一連串的生理反應。情緒從一出生就伴隨我們,如影隨形,似遠還近,卻是最難令人解讀的東西,讓你歡喜讓你憂。
情緒飄忽無定,卻是有迹可尋。情緒是一種本能,與生俱來,存在了很多數據,是保護及幫助我們適應環境,提高生存的機會。我們了解它的特性,明白背後的動機,才能揭示內在的各種需要。當我們明白自己的需要,不再害怕它,也不再被它所控制。
情緒需要覺察,在未解讀之前,大腦的杏仁核在電光火石間已叫身體作出反應,讓能量流到不同地方。為甚麼憤怒時會動手動腳,因為能量集中在手部;為甚麼緊張時會心跳,因為能量去了我們的心臟;為甚麼厭惡時會想嘔吐,因為情緒的能量在我們的喉嚨。
情緒背後的需要往往被表面行為掩蓋,就如我們因孩子不小心過馬路而大聲責罵,表面是憤怒的情緒,背後卻是擔心孩子安全的情感;小朋友因爭玩具而大打出手,表面是野蠻鹵莽的行為,背後卻是害怕被孤立被拒絕的情緒。因此不能單靠表面的語言、行為而作出判斷,更需要同理心的理解及明白。
情緒管理就是與它共處及應對。當情緒被覺察、需要被了解後,行為也會隨即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從關注身體出發,也可以從改變思想出發。一些靜觀如腹式呼吸法、身體掃描、瑜伽等都是有效關注身體的方法;建立感恩生活日記、核實及找出非合理思維模式,調整負面想法等都是建立積極思想的方法。
最後,情緒本身並不是病,卻會讓人生病,學懂覺察、表達及梳理,與之共處及管理好,讓我們心靈更健康,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賴雯丹姑娘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月23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