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當孩子愛學琴而不愛練琴……

2020-12-02 12:11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在香港,很多小孩都學鋼琴,原因有的是孩子喜歡,有的是為考學校,有的是家長想孩子代為完成其未圓的「學琴夢」。然而,作為家長,要供孩子學琴的費用不菲,不止是買琴涉及數以萬計的金錢,還有每個月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導師費,以及龐大的琴放在寸金尺土家中的「佔地費」。許多孩子想學琴時,總是興致勃勃地想家長買琴,但當買回家後要彈那重複而不好聽的練習曲時,「大琴」就變了「摸都不想摸」的「大玩具」,親子衝突也就由此而起。

我呢,小時候因為家窮而無法學琴,長大後才可實現司琴夢。因此,既然有能力,我就在孩子年幼吸收力最強時,讓他跟老師學琴。和許多孩子一樣,學琴對他來說是愉快的,但練琴嘛,卻是苦樂參半。好聽的歌,他會勤力去練,但遇着不好聽的歌,練琴就是苦差。雖然我很想孩子學琴,但卻不想鋼琴成為母子倆的痛苦回憶。故此,我早已立志:學琴與否,由孩子去決定。我只能鼓勵、誘導、造就,不要怒罵、威脅、逼迫。因為我深知如屬後者,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費時費錢更費力。母子關係若破裂,那就恨錯難返了。

然而,引導孩子練琴實須絞盡腦汁。以下是我曾用的招數:首先是獎勵計畫,如獎貼紙、食物、言語或身體語言的欣賞等;其次是為他提供演奏平台,如為家人彈奏首本名曲或幫教會彈聖詩等,讓掌聲成為他練習的動力;再者,安排他參與合唱團,令他從另一角度感受音樂魅力。此外,和他說自創的「勵志學琴故事」,也曾奏效;當然,我亦試過停他學琴一個月,令他知道「學琴不是必然」。

日子有功,孩子在九歲後已成為一位自動自覺的「練琴學生」,十六歲那年更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演奏一級。這個過程,亦讓他發掘及發展了自己最有興趣的活動——合唱團。

韓曄姑娘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2月1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