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競爭文化」的反思
2020-11-30 17:03
「競爭」一詞似乎已成為褒義詞;「良性競爭」是好,「具有競爭力」更好。是的,「競爭」給予人力量,讓人有動力;「競爭」令人勤奮上進,令社會不斷進步。我們的教育就是「競爭文化」,分數名次意味「競爭」;各類型大小比賽是「競爭」;面試考試統統都是「競爭」。我們從小到大就把「競爭」看成理所當然,人之常情的好事,而鼓勵和推行「競爭」一點也不困難,人性嘛,就是需要存在感、認同感、自豪感和優越感,人類要這些感覺,就會自然而然形成市場。
我並不反對「競爭」,可是「競爭」不一定,也不可能是唯一啟動動力的引擎;說白一點,「競爭」就是「看!我比你們都好」的低層次意識;整個活動遊戲,若有一百個人參加的話,只有一個人最開心,幾個人開心,其餘九十多個人該不會太開心,甚至會有人感到難過……我並不認為「競爭」需要淘汰,只是偶爾會想:除了「競爭」完又「競爭」,我們還有其他「引擎」可以啟動嗎?現在許多人都在說層次較高的「Together is better」了,你、我、他再沒有誰是勝利者,因為人人都可以是贏家。
最近和一位對教育非常有心的校長談天,他說到「教育2030」的「Well-being」計畫,讓我見到希望,但願這個教育改革的焦點,真的會由只顧學術的「競爭文化」教育,朝向追求文明該有的層次——大愛和貢獻。
今天所說的「競爭」和學英文有何關係?香港孩子是以「競爭」來學英語的;默書、測驗、校內校外考試、比賽等都是「競爭」,英語是語言,語言是藝術,有框架下的文章、故事、詩歌,都難以看到藝術價值。
「競爭」不是鼓勵和推動學習的唯一方法,「team projects」、「volunteering works」等更能帶來「人人都是贏家」的教育層次。
陳東紅
作者擁有十多年英語教育出版經驗,曾參與英文學生刊物創刊工作及出版英語兒童書籍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23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