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紅 - 不塞其原,不禁其性|芽芽學英語
「不塞其原,不禁其性」這8個字很有意思。《道德經》第10章有句是「生之,畜之」,即「生長」與「保護」,王弼為這4個字加上8個字的註解,我看完又看、想完又想,覺得「不塞其原,不禁其性」在育兒上、在個人成長上,都給我們啟示。 每次出席講座,我都會提及「減低阻力」這個道理;每個人生下來已具備最優良的「內在資源」(即天賦),我們不必花精神、時間、金錢向外求,明明已有最豐富的資源,還到處向外找次等的資源,這是否不明智呢?只要我們「不塞其原」(不塞堵孩子內里的潛能),他們的「內在資源」便會源源不絕地、澎湃地湧現,情況就好像一個堤壩(孩子),閘口一開(不塞),水(內在資源)便自自然然湧出來。 「不禁其性
2023-09-25 18:27:13鄭芷琪 - 你的小幸運|家長教室
2023-09-19 18:26:46保良局推「幼小同盟」 加強教學資源共享
2023-08-30 21:35:27陳東紅 - 種瓜得瓜能應用在學習上嗎?|芽芽學英語
2023-08-28 18:20:58夜遺尿|5歲仍尿床? 專家教你4招處理孩子「瀨尿」問題
2023-08-27 12:13:18陳東紅-創意與資源︱芽芽學英語
2023-08-21 15:57:33陳東紅 - 會說話的蟋蟀|芽芽學英語
2023-08-14 15:03:36陳東紅 - 目的和手段|芽芽學英語
2023-08-07 12:52:25張錦芳 - 年幼女兒經常發問「性問題」|護苗信箱
2023-08-02 16:13:29更多
張錦芳 - 年幼女兒經常發問「性問題」|護苗信箱
張教授: 我最近非常擔心,我的女兒只有5歲,但她對「性」一直很好奇,例如她會問︰為甚麼媽媽腋下有「頭髮」?我解釋過後,她又會繼續問,我會嘗試解答,但有時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有一次,她竟然對我說︰「我會比其他同學『大方』一點,可讓人摸我的身體。」我感到驚訝,她為甚麼這樣想?我解釋了數遍,她似乎不太明白,令我十分擔憂。張教授,你可否幫忙一下? 葉太 張教授答: 孩子對性除了好奇之外,更有幻想和誤解。5歲的女兒對身體好奇是屬於正常,經常對性有誤解亦屬正常。 你向她解釋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解釋一次,她便明白一切;重複和有耐性的指導,才不會使她有更大的幻想和疑惑。 解釋的方法如下: 1
2023-08-02 16:13:29陳東紅 - 孩子介意紙質?|芽芽學英語
曾經有位媽媽告訴我,她的兒子不喜歡看橋梁書(chapter books),原因是橋梁書的「用紙」沒有圖畫書好,而且字多圖少,很多時候圖畫更是黑白的。嗯,我卻另有看法。 這位孩子對橋梁書不感興趣,可能是因為他「未睇得掂」。橋梁書屬「fiction」類別,用字和風格都像「novel」,這種寫作手法和教科書或工具書不一樣,若少看這類書,對「這種」文字會感到很陌生,要他們讀懂是不容易的事,他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橋梁書不感興趣。 若我們希望孩子喜歡看經典著作,我們便要他們在小學階段開始讀橋梁書。我們想孩子多讀橋梁書的話,便要在孩子更早的階段,如幼稚園的時候讀圖畫書,因為,許多圖畫書和橋梁書,與小
2023-07-20 16:35:45張錦芳 - 母親帶同兒子入女更衣室|護苗信箱
張教授: 你好!因夏天關係,我經常帶女兒到泳池,常常看見一些母親帶年紀較大的兒子入女更衣室,那些孩子已有7、8歲了,令女兒有點不好意思,請問我應該怎樣做呢?謝謝! 李小姐 張教授答: 母親帶兒子入女廁或女更衣室的習慣,似乎已經令到其他母親感到困擾。首先,要明白為何兒子仍然跟着母親入女廁。 1.習慣成自然:當孩子年幼時,一般都由母親負責換尿片和帶入廁所,久而久之,兒子仍然跟着媽媽,不會覺得有問題。 2.好奇心愈重:男孩在3歲開始已有明顯的性發展,對異性產生好奇,而且對自己的性器官亦產生不同的感覺,對外界的刺激更有五官的反應。 3.道德教育不足:若不改變他們跟媽媽上廁所的習慣,亦不
2023-07-19 09:54:56青妍老師 - 幼稚園中文寫字教學的迷思(下)|學友智庫
上次專欄中提到,幼稚園寫字教學安排往往受到主題教學法的影響,教師從主題相關的詞彙中挑選抄寫的字詞,因此,在幼兒的中文功課中才會出現一些雖符合主題,但書寫時比較艱深的字詞。 主題教學法在很多西方國家應用時,由於其語言特點,只要學會寫字母,抄寫任何主題詞彙都不會有太大困難。而漢字是方塊文字,書寫漢字對幼兒大小肌肉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以及空間結構辨認能力,都有相當高的要求。因此,如果抄寫的字詞過於複雜,或超越了幼兒本身的能力發展,幼兒只能囫圇吞棗、照貓畫虎,看似寫了很多字,實則筆劃不清晰、字體結構混亂,無論對中文的認讀還是漢字的書寫,都毫無益處。這樣做只是揠苗助長,不但讓其產生畏難心態,還佔用了幼
2023-07-11 12:48:18張錦芳 - 大人作風開放對孩子的影響|護苗信箱
張教授: 你好,謝謝你經常在報章上分享你的經驗及專業知識,令我們得益不少。我的孫女今年5歲,她媽媽仍每日跟她一起洗澡,加上她作風一向比較開放,在家里經常衣着暴露、袒胸露臂,我擔心孫女在這種情況下會「學壞」,不懂得保護及尊重自己身體。請告訴我可以怎樣做? 楊婆婆 張教授答: 尊重身體是父母學習中最重要的一課,也是最難明暸如何實踐的一課。原因是身體界綫的確定是因文化和性別而有差異,究竟怎樣才算是「開放」,怎樣才算是「不尊重他人的身體界綫」呢?做父母要留意以下數點: 1.私人部位:教導孩子身體上甚麼是私人部位,必須要自我尊重,同時也要尊重他人,不可隨便暴露身體,也不可亂摸別人。這些是學前
2023-07-05 12:56:58鄭芷琪 - 賭上的親子關係|家長教室
父母都會花心思及時間與子女相處,讓他們感受父母的愛。但往往徒花心力,明明上一秒還好好的,還未及開心,下一秒突然就反面不認人,父母都有感子女難服侍。其實,子女是否真的「突然」反面不認人呢? 就青春期子女而言,因受賀爾蒙影響,是比較情緒化。有時變化之快連青少年自身都毫無頭緒,亦令他們有感困惑。此時,父母須理解子女之特性,學習調整自己的期望及情緒,體諒子女的困難,給予他們一些空間沉澱。 面對其他階段之子女,我們或許需要反思「示好」與「交惡」之強度。我們邀請他外出晚膳,慶祝他的生日,過程中大家都有說有笑。父母覺得成功讓子女感受到自己的愛了,感覺關係有所提升。 回家後,子女通訊軟件上收到很多祝福,
2023-07-04 15:58:52陳東紅 - 潛能才是重點|芽芽學英語
昨晚偶然看到Elon Musk和馬雲於3年前就人工智能(AI)發展的討論影片,他們各持己見,Elon Musk認為人工智能比人類更「聰明」,馬雲則認為人工智能就算如何聰明都不可能發展成取代人類。 我認為他們該先澄清和定義所討論的概念——他們都只在自己的定義上發表意見,這樣辯論只會愈辯愈亂。Elon Musk說人腦在玩棋子遊戲時無法勝過電腦,馬雲立即用生動的比喻反駁他,說:「難道我們會和一架跑車賽跑嗎?這是很傻的事。」馬雲認為再怎樣「聰明」的人工智能,都不可能有能力製造人類。 我認為他們都各有道理,在「AI能否取代人類」這個議題上,我們需要先要註解「人類」一詞:如果「人類」一詞包括「人類的潛
2023-07-03 13:00:58陳東紅 - Punctuated equilibrium|芽芽學英語
Yo-Yo Ma是著名大提琴家,有天在聽他的網課(關於Music and Connection)時,他提出的「Punctuated equilibrium」,那句「We change very slowly incrementally. And every once in a while, there\'s a huge amount of change that happens very quickly」「叮」了我一下。 我感到這個本來屬於進化理論的現象,可以應用在許多事情上。小時候讀過一篇文章〈漸〉,作者豐子愷寫道:「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
2023-06-26 12:31:52張錦芳 - 如何保護幼童免受照顧者侵犯|護苗信箱
張教授: 近日,新聞或網絡上都見到有外傭(照顧者)侵犯年幼兒童的報道。外出工作的父母又不得不將子女交給他人照顧。請問作為父母可如何預防?我可參考哪些資料?謝謝解答! 陳太 張教授答: 通過新聞媒體得知年幼兒童受侵犯的訊息,實讓人惋惜。為人父母,你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以下有幾項建議,謹供你參考。 1.裝設家庭監視器:在家中裝設監視錄影器以維持家庭生活的安全是相當普遍,通過監視器,你可以看到小孩在家中不同角落的活動及平日生活的情形。這項電子設備是允許平日忙於工作而無法親自照顧小孩的父母合法使用。但在裝設攝影機之前,必須告知照顧者,讓對方有心理準備在家中的一些生活情境是會被觀察到。 2
2023-06-21 15:14:27凌婉君 - 家長情緒要關注|家長教室
近日發生的深水埗家庭悲劇引起了公眾很大關注,事件揭示了家長在照顧子女時會遇上不少壓力,容易出現情緒困擾。如處理不當,可引起嚴重後果。單位早前就這事件邀請了精神科專科醫生鄧萬豪在網上分享家長壓力來源及如何應對。大家不約而同觀察到,有經濟困難或來自單親家庭的家長較易因以下情況而產生壓力: 首先,只有一位家長要同時間照顧多名年幼子女,日常繁忙的生活會為照顧者帶來一定壓力。其次,進入考試季節,家長要協助子女溫習應考,會為家長構成很大的負擔。此外,很多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因疫情影響出現很大問題,他們對前景感到悲觀,擔心未能應付將來生活。最後,部分單親家長除了要照顧家庭外,還要處理因婚姻狀況改變而產生的問
2023-06-20 16:06:15博愛醫院2022-2023年度 幼稚園教育服務聯校畢業典禮 重視學生品德培育 發揚「博愛」精神
博愛醫院2022-2023年度幼稚園教育服務聯校畢業典禮於2023年6月9日圓滿舉行,典禮邀得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先生蒞臨主禮,博愛醫院主席陳首銘博士及博愛醫院董事局教育服務委員會主席郭志成先生上台致辭,共同祝賀學童邁向新的學習階段,並為博愛醫院屬下5間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畢業生頒授畢業證書。博愛醫院屬下幼稚園校長及博愛醫院董事局成員亦有上台,一同見證一班畢業生邁向人生新階段。 博愛醫院一直積極發展教育服務,於新界及九龍開辦3間中學、1間小學,以及5間幼稚園
2023-06-16 15:30:00正念呼吸練習助孩子入眠 兼提升學習能力
「正念」一詞近年在生活周遭頻繁出現,正念工作丶正念飲食丶正念運動.....不止大人興起「正念」,連小朋友也要學「正念」紓壓!孩子們透過這些課程學習放鬆技巧和呼吸練習,不僅有助於調節情緒,減少焦慮,還能提高日常睡眠質量。 英國在2019年展開了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在全國370所學校推行正念練習,教小朋友放鬆技巧和呼吸練習。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也有研究發現,小學生在參加正念課程後晚上睡眠時間平均增加了74分鐘,當中有達半小時為「快速動眼期」睡眠(REM, rapid eye movement)。人有許多夢境都在這個階段的睡眠發生,而這對於鞏固記憶丶提升學習能力丶發展認知和情緒功能有重要功能。
2023-06-05 19: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