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場建屋非逼切 政府宜重新檢視用途

2024-12-04 00:00

政府去年收回粉嶺高球場「舊場」32公頃用地,計劃將當中9.5公頃用來興建公屋。對此「香港哥爾夫球會」入稟提出司法覆核,昨天獲高院裁定勝訴。政府會否上訴暫時不得而知,但圍繞高球場的爭議從一開始就被民粹聲音「帶節奏」,以致理性聲音被掩蓋。隨着法庭作出裁決,政府應把握這個契機,重新檢視土地用途,盡量保留這個極具生態和文化價值的體育設施,讓更多市民可以參與高爾夫球運動。

2018年政府發起土地大辯論時,不少人漫天要價,最極端的要求是「全面」收回高球場172公頃土地用來建屋。鑑於住屋短缺是困擾香港多時的「深層次問題」,加上租借方香港哥爾夫球會僅向政府支付象徵式租金,而用家又有很多富人,結果整個討論就變成「貧富之爭」,彷彿只要政府不收地,就是維護權貴禁臠,就是與基層市民和公眾利益作對。直至去年9月,政府正式收回高球場部分亦即「舊場」32公頃土地,唯「連續劇」遠遠未結束,因為相關官司一直懸而未決。
政府已覓足夠土地建屋

現在法庭已有裁決,社會不妨重新思考收地建屋的決定是否成熟。無可否認,基層市民面對上樓難的問題,這是必須解決的。但在新形勢下,政府已着力增建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等,供應量已不如昔日那麼緊絀。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長官李家超昨表明,政府已經覓得超出未來10年建屋目標的足夠土地,所以粉嶺高球場是否興建公屋,對長遠房屋供應影響不大。由是觀之,在高球場興建公屋從而紓緩基層住屋困局的說法,邏輯難以成立,因為已無逼切性。

根據原先規劃,9.5公頃的用地將興建約1.2萬個公屋單位,大概可以容納數萬名市民。但建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顧及周邊配套。事實上,早在政府收地之前,有識之士已經警告,高球場所在的粉錦公路、大頭嶺和雞嶺迴旋處一帶經常交通擠塞。可以想像,一旦有數以萬計公屋居民進駐,交通問題必然更加嚴重,屆時居民的生活品質肯定會大幅降低。有見及此,堅持在高球場興建公屋,又怎算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啟用至今逾110年的粉嶺高球場,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除了飛蛾、蝙蝠等動物,還有許多古樹名木。法官在判詞中提及,場內有29棵被評為「嚴重瀕危」品種的「百年」中國水松,數量佔全球15%。在日益講求環保的香港社會,我們是否有必要去破壞「綠水青山」,干擾一個如此美麗的生態系統,去遷就一個毫無逼切性建屋計劃?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不應向民粹屈服

高院作出判決後,有支持收地建屋的團體要求政府上訴。我們不懷疑這些團體希望改善基層居住環境的良好動機,只是認為它們的觀點完全失焦——既然粉嶺高球場是否興建公屋不會影響長遠房屋供應,那又何必再糾纏於這個議題?

對於粉嶺高球場的用途,政府搞過多場諮詢,又「燒錢」打官司,基本上沒有產生正面的效益,反而讓社會陷入無休止的爭辯。政府不應重蹈覆轍,不要讓相關爭議再發生,不要屈服於民粹壓力,應該把握判決出台的契機,重新檢視高球場的用途。

我們認為,包括「舊場」在內的3個球場均值得完整保留,如此不但有助鼓勵北部都會區居民參與康樂活動,亦有助發展高球產業和培育高球新星,更有利於通過舉行更多國際化高球盛事,配合政府發展「盛事經濟」的議程,為香港創造多贏局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