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環境風高浪急 財赤中短期難復平衡

2024-12-03 00:0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於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透露,預計本財政年度赤字約為1000億元,較年初預測的增加一倍多,原因是賣地、印花稅、利得稅等收入大減。值得注意的是,這個1000億元財赤是計及發行債券收入和償還到期款項後的數字,假如不將「發債當收入」,財赤可能更誇張!從這個角度看,本港公共財政確實處於一個比較困難的局面,未來數年亦不見得很容易就可回復平衡,意味港府和市民可能還要勒緊褲頭過日子。

疫情結束以來,人們想像中的全球經濟強勁反彈,根本沒有發生。IMF最近預測2024、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約為3.2%,低於2023年的3.3%,較疫前平均每年增長3.7%更是差了一大截!至於香港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復甦步伐不似預期。根據港府11月中發表的《第三季經濟報告》,全年實質GDP增長預測已由8月覆檢時的2.5%至3.5%,修訂至下限2.5%,反映本港增長動力不足、市場缺乏信心的客觀事實。上述情況之出現,最主要原因是息口依然高企,再加上內地刺激經濟措施未能創造持久效應,以致本港資產市場、信貸質素、投資和消費雖略有起色,但終究得不到有力支持。
特朗普勢干擾全球經濟運作

陳茂波在財委會上提及美國下一屆政府的關稅和擴張性財政政策,證明他看到要害。事實上,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曾對全球經濟正常運行造成頗大干擾,對此大家早已見識過。近日,「狂人」還沒上台,便已揚言將向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開火」加徵關稅。假如他在重新主政後「說到做到」,那對全球經濟的干擾和打擊一定非同小可。

今年9月,美聯儲終於開展減息周期,讓苦於高息環境的全球經濟體鬆一口氣。然而,一旦特朗普的擴張性政策刺激美國通脹,美聯儲將無可避免要重新考慮減息步伐,勢必導致美國和香港息口繼續處於較高水平。屆時,北都「片區」發展哪怕已經獲得工商界簽署意向書,但項目招標能否順利推展,實屬疑問。與此同時,原本有意置業、擴張業務的市民和生意人,說不定亦會因息口持續高企而延緩投資決定。上述幾個情況,都會令港府在未來幾年的賣地等收益,處於一個高度不確定的局面。
發債收益僅屬江湖救急

也許是為了穩定市場信心,政府在公布本財年預估赤字為1000億時,多多少少刻意淡化其嚴重性。近年政府發債後,在會計帳目上標記為「收入」,好處是可以減少財赤數字。但本質上,發債收益是一種江湖救急式的收益,最終是要償還的,其性質與不必償還的一般性收益完全不同。若要在不計及發債收入的情況下恢復收支平衡,需時可能不止「三數年」。

短短數年間,香港財政儲備已由峰值的1.1萬億元,跌至目前不足6000億,政府有必要回應市民對公共財政惡化的關切。未來一段時間,賣地收入似乎沒有條件大幅增加,而開徵新稅則可能削弱香港競爭力,那麼還有沒有方法增加財政收入?撇除僅屬權宜之計的發債,政府當然也可從減少浪費、爭取節流入手,但這些畢竟不是根本之計。

要注意的是,當前香港所面臨的困局,部分原因是高息環境,但更大或更深層的原因,是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開啟了逆全球化和中美全面競爭格局,以致香港難以像昔日那樣左右逢源。香港要在如此風高浪急的環境中求存,長遠之計是要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展新增長點,將香港經濟「蛋糕」做大,爭取在賣地以外,開拓更多財政收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