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高才通」為促成子女插班 疑向學校送紅包

2024-06-06 00:00

內地不少人士都希望藉着「高才通」來港。
內地不少人士都希望藉着「高才通」來港。

政府於2022年12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自推出後反應十分踴躍,截至今年2月,已有5.9萬宗獲批,其中逾半高才的年齡在40歲以下,他們部分已為人父母,十分關注子女來港讀書的問題。《星島》接獲消息指,有部分「高才通」來港人士為促成子女「插班」,向校方送紅包。
無法離港「開唔到工」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向《星島》證存在這情況,指自去年初有「高才通」人才抵港起,就有類似事件發生,他坦言自己亦接獲多位事主的求助,包括為方便子女入學,向學校送紅包、為盡早「開戶」,向銀行職員行賄等。至於具體求助數目,他指共收到10宗以內的求助,已在微信群組提醒所有校友會家長,強調「不能想着為走捷徑而想歪路子!」

尚海龍表示,有事主因案件須接受調查而無法離港,「開唔到工」,但他亦愛莫能助,唯有以不同方式勸喻新來港人士不可犯法,包括在每月2次的「高才通」講座中特別介紹香港廉政相關知識。

尚海龍早前更為廉署拍攝《秒懂香港廉政》速學視頻,提及五個「不」字的提示,包括「無知不可以當藉口」、「賄賂再少都不行」、「公職人員不收禮」、「私營僱員不例外」、「不靠賄賂繞程序」。該視頻發布至廉署微信官方公眾號上,向讀者進一步強調,即使犯罪者對香港的反貪法例不熟悉,都不可以逃避刑責;公職人員、私營機構僱員都不得觸犯《反貪條例》,收到賄賂必定會向廉署舉報。
尚海龍:不能為捷徑想歪路

翻查資料,前年7月一名家長被指因她的6歲兒子統一派位結果不理想,企圖為兒子取得小一學位,向校方提供2萬元作為報酬,遭廉署起訴,她承認一項「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去年3月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囚4個月。目前無法了解該名家長是否有內地背景。

勞福局去年11月曾進行調查,了解高才通計劃來港人才落戶情況。調查顯示,54%的申請人已就業,當中超過3成投身金融服務業、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分別有18%及17%,又指已就業的高才通人才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約為5萬元;約25%人才每月就業收入達十萬元或以上,有約10%更達二十萬元或以上,明顯高於本地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兩萬元。此外,高才通人才的配偶中有16%已就業,多數從事高技術工作,月入中位數約30000元,當中約一成月薪達10萬元或以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