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高才通」为促成子女插班 疑向学校送红包

2024-06-06 00:00

内地不少人士都希望藉着「高才通」来港。
内地不少人士都希望藉着「高才通」来港。

政府于2022年12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自推出后反应十分踊跃,截至今年2月,已有5.9万宗获批,其中逾半高才的年龄在40岁以下,他们部分已为人父母,十分关注子女来港读书的问题。《星岛》接获消息指,有部分「高才通」来港人士为促成子女「插班」,向校方送红包。
无法离港「开唔到工」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尚海龙向《星岛》证存在这情况,指自去年初有「高才通」人才抵港起,就有类似事件发生,他坦言自己亦接获多位事主的求助,包括为方便子女入学,向学校送红包、为尽早「开户」,向银行职员行贿等。至于具体求助数目,他指共收到10宗以内的求助,已在微信群组提醒所有校友会家长,强调「不能想着为走捷径而想歪路子!」

尚海龙表示,有事主因案件须接受调查而无法离港,「开唔到工」,但他亦爱莫能助,唯有以不同方式劝喻新来港人士不可犯法,包括在每月2次的「高才通」讲座中特别介绍香港廉政相关知识。

尚海龙早前更为廉署拍摄《秒懂香港廉政》速学视频,提及五个「不」字的提示,包括「无知不可以当藉口」、「贿赂再少都不行」、「公职人员不收礼」、「私营雇员不例外」、「不靠贿赂绕程序」。该视频发布至廉署微信官方公众号上,向读者进一步强调,即使犯罪者对香港的反贪法例不熟悉,都不可以逃避刑责;公职人员、私营机构雇员都不得触犯《反贪条例》,收到贿赂必定会向廉署举报。
尚海龙:不能为捷径想歪路

翻查资料,前年7月一名家长被指因她的6岁儿子统一派位结果不理想,企图为儿子取得小一学位,向校方提供2万元作为报酬,遭廉署起诉,她承认一项「向公职人员提供利益罪」,去年3月在东区裁判法院被判囚4个月。目前无法了解该名家长是否有内地背景。

劳福局去年11月曾进行调查,了解高才通计划来港人才落户情况。调查显示,54%的申请人已就业,当中超过3成投身金融服务业、创新及资讯科技和商贸等行业分别有18%及17%,又指已就业的高才通人才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约为5万元;约25%人才每月就业收入达十万元或以上,有约10%更达二十万元或以上,明显高于本地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两万元。此外,高才通人才的配偶中有16%已就业,多数从事高技术工作,月入中位数约30000元,当中约一成月薪达10万元或以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