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雨季殺到 防禦水浸大陣仗

2024-06-04 00:00

天文台罕見於5月發出3號風球,正式宣告今年颱風季節提前降臨。
天文台罕見於5月發出3號風球,正式宣告今年颱風季節提前降臨。

天文台罕見於5月發出3號風球,正式宣告今年颱風季節提前到來。面對強颱風及極端天氣的暴雨威脅,商場及物管公司近月紛紛加強預防水浸的措施,有售賣擋水板的公司近日接獲30多個查詢,亦有利用無人機偵測外牆滲漏的工程公司及防水工程公司錄得生意增長。有大型保險公司指,市民危機意識逐漸加強,近年家居意外投保額持續每年出現雙位數字增長,保險業亦提醒中小企購買財物保險等加強保障,做足準備迎接惡劣天氣來臨。 

極端天氣漸成常態,天文台分別於上月4日及21日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曾於前者錄得每小時最高雨量達145.5毫米,當日將軍澳因受「特大暴雨」影響成重災區,環保大道有停車場出現過百輛私家車淹浸於黃泥水的壯觀場面,敲響暴雨來襲的警號,及後在21日亦曾預告可能發出「黑雨」警告。天文台早前已預測今年約有5至8個熱帶氣旋襲港,風季介乎6至10月,惟11至12月仍可能「打風」;上月底天文台已發出3號風球,更凸顯極端天氣的變幻莫測。

去年9月的「世紀黑雨」,水淹黃大仙港鐵站及黃大仙中心的畫面深印港人腦海,預防水浸成為商場、商廈及港鐵等的頭號大事。早前港鐵公布於26個較高水浸風險的車站,合共42個出入口安裝水浸感應器,並將於連接黃大仙中心的黃大仙站B3出口安裝快速防洪板,嚴陣以待。售賣擋水板及沙包等防災設施的和豐行,近日接獲不少查詢及定單,該公司張姓營銷經理指,今年引入內地生產的「扇形塑膠擋水板」,暫接10宗生意,「每次訂8至10個」,客戶包括慈善團體及政府部門。
日研發防汛板輕便易安裝

張稱,扇形塑膠擋水板每個售價數百元,若每次要放置8至10個,費用不菲。相比下,每個售價50元的沙包始終「最好賣」,早前便有啟德區的大型地盤訂購過千個沙包,亦有醫院訂購300個,大型商場亦動輒訂購100至200個。他又指,配合4月「走塑令」,商場禁派雨傘膠袋,近月不少商場訂購雨傘除水器,工作應接不暇。

不過,有物管人員指,沙包雖便宜但會漏水,沾水後重量倍增難於搬運,更不宜擺放於電機房等重要設施;至於擋水板或防水閘亦有平有貴,物管公司按經費購買,一般會於重要設施布置性能較好的設備。建築物料公司集寶建業創辦人黃志明指,近年極端天氣下,大暴雨的最大特色是雨勢來得急及密,於短時間內造成水浸,物管人員需在暴雨出現後的極短時間內放置防水設施。黃近年引入由日本廠商研發、採用輕便物料「聚碳酸酯」製成的防汛板,現時每幅售價過萬元,他指價錢偏貴但優點在於輕便,可於短時間內安裝,近月查詢較去年同期增加30%,生意亦錄得20%增長,有醫院及大型商場每次落單訂購20至30個。

於內地研發及生產防水閘的惠盈發展有限公司,其負責人唐澤霖指,近日接獲近30個查詢,每組防水閘售2萬至3萬元,其公司另有生產可安裝於外牆、以保護排氣口及窗戶的電動防水罩,並正研發可遙距控制開關的電動防水閘,以應對預期頻密出現的暴雨。新紀元清潔有限公司年前亦引入俗稱「吸水寶」的吸水包,負責人甄小姐指,近日有關「吸水寶」的查詢及定單均有增加,客戶包括物管公司及商場;吸水寶於英國製造,「吸水」前僅6毫米厚,易於收藏,能於短時間大量吸水,並可疊放防漏,由於屬一次性使用,去年黑雨後物管公司陸續「補貨」,亦有其他商場買來「看門口」。

暴雨亦引發外牆滲水問題,研發AI(人工智能)驗樓科技、利用無人機檢測外牆的本港初創公司RaSpect,其創辦人辛子雋坦言,去年黑雨發生後,已持續收到商廈及物管公司的查詢,希望於今年雨季前偵測外牆是否出現裂縫,以便盡早安排維修,近月接獲的查詢及生意亦增加10%。

防水工程公司負責人Jacky稱,港人早已知悉颱風暴雨的威脅,只是習慣「最後關頭」才處理,近月生意上升15%,主要是外牆防水及天花防漏工程,「預期今年掛第1個風球後,生意會再上升。」陽光鋁窗董事林卓謙亦指,今年錄得有關鋁窗維修的查詢及生意增長近20%,大部分是家居客,其餘屬商場和商廈,亦有酒店及學校的工程,主要涉及鋁窗漏水,與膠邊等組件老化有關,而每次「打風」都接獲數十個求助電話。林特別提醒市民,颱風下要關好窗,否則強風隨時扯甩鋁窗,引致嚴重意外。
蘇拉襲港前 買家居保飆14倍

去年8至9月,本港先後遭受超強颱風「蘇拉」及黑色暴雨洗禮,分別造成3.6億元及15.4億元的保險索償額。蘇黎世保險(香港)首席核保總監侯伯謙指,其實自早年颱風「天鴿」及「山竹」襲港後,市民安全意識已普遍提高,會主動購買家居保險加強保障。他續稱,近年其公司每年錄得家居保險保單達雙位數字增長,反映市民的危機感提高,而且近年大雨來得急,夾雜強風,造成更大破壞力,建議市民於暴風雨前購買家居保險。

虛擬保險公司OneDegree發言人亦指,颱風最常帶來的損失是吹毀窗戶玻璃導致雨水入屋後,所引發的水浸或室內財物遭雨水沾浸,發言人指去年「蘇拉」襲港前一天,其公司的家居保險銷售額較當月日均銷售額激增近14倍,反映市民認知保障的重要性。

強風暴雨下亦有商戶遭水淹浸致財物受損或無法開業,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建議,中小企購買俗稱「店舖保」的綜合保險,若遇水浸,保險公司會按擬定的營業額和存貨額,再按條款處理索償。突來的水浸往往引致汽車失靈或報銷,他建議只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車主,購買俗稱「全保」的綜合車輛保險,加強保障車主個人、汽車及財物損失,因為若車主已證明盡力避免及減少意外損失,應可獲賠償,而賠償金額會按汽車維修費實報實銷,若車輛因水浸報銷,或會按車輛折舊後的市價作賠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