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極端天氣 地區5宗水浸即啟動前線指揮室

2024-05-26 00:00

極端天氣將可能更頻繁地出現,消防處已加緊部署應對。
極端天氣將可能更頻繁地出現,消防處已加緊部署應對。

本港去年遇上5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極端天氣將可能更頻繁地出現,加上風季即將來臨,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該處已加緊部署,除購入多艘「開放式設計橡皮艇」及多部「電動潛水泵」,並完善啟動機制,若地區發現5宗水浸,便會立即啟動前線指揮室處理;另外,本港消防處明日將派員到江門,與大灣區各消防隊伍進行48小時演練,亦是該處首次到內地進行聯合演練,屆時將測試整個指揮溝通機制。
針對水浸黑點進行預案

楊恩健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港有20多年沒有大型水浸,因為渠務署的排洪工程做得相當不錯,故相信去年的連場暴雨,是由極端天氣引伸而來,導致雨量大幅增加,且更難以估計,像本月初在將軍澳發生的嚴重水浸,該署一直檢討應變計劃,除購入新裝備及加強訓練,更針對有機會出現水浸的黑點進行預案,並完善整個啟動機制,若地區發現5宗水浸,便會即時啟動前線指揮室處理,及如何調撥其他地區的資源。

對於政府早前呼籲市民在惡劣天氣下不要追風逐浪,否則有可能被檢控,楊恩健深表認同,指在極端天氣情況下,如市民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而進行有關活動,不但令救援人員需以身犯險救人,更重要的是救援資源始終有限,其他市民同時可能遇上水浸,家園被強風摧毀,正等待救援,追風逐浪的市民或會奪走救援的優先次序,尤其是特大天災之下,救援資源拉得相當緊。

楊恩健續指,消防處亦希望盡快令社會回復正常運作,須運用資源處理主要幹道的樹木,令阻塞的道路盡快通車,讓消防車及救護車使用,若市民不顧及自己安全,亦會影響其他待救者。

而極端天氣亦會對各地造成嚴重影響,楊恩健表示,本港消防處去年7月牽頭開通「粵港澳大灣區消防救援平台」,主要分為3部分,首先是技術及知識的交流,共有5000多名大灣區消防人員瀏覽相關資訊。第二是資源共享,整個大灣區建立可供共享清單,包括應急物資裝備、人員和專家,以2018年颱風「山竹」為例,當時消防處單是鋸樹已用上相當時間,若日後能運用國家力量,借取工具,當日面對工具不足的困難便可解決。
明派員赴內地聯合演練

楊恩健表示,有了技術及清單,第三便是行動啟動機制,本港消防處明日將首次派員到內地與大灣區消防人員進行聯合演練,由香港出發,連同入境處及海關處理清關的時間,整個系統也可進行測試,另外,根據屬地原則,事故在哪個地方發生,便由哪個地方負責指揮,屆時亦可同時測試整個指揮溝通機制,如何達致最高效益,做到優勢互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