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問題多議員倡暫緩

2024-05-25 00:00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先行先試」計劃報告,提到不少居民反映垃圾收費擾民,有人表示指定袋收費太貴,有清潔工更稱會因此而轉職。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先行先試」計劃報告,提到不少居民反映垃圾收費擾民,有人表示指定袋收費太貴,有清潔工更稱會因此而轉職。

為期約兩個月的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昨日結束。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先行先試」計劃報告,提到不少居民反映垃圾收費擾民,有人表示指定袋收費太貴,有清潔工更稱會因此而轉職,但報告未有交代會否在今年8月1日如期實施垃圾收費,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會在後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詳細交代垃圾收費的未來路向。有政黨公布的民意調查也顯示,逾6成受訪者不支持實施垃圾收費,有議員估計當局會暫緩實施計劃。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垃圾收費「先行先試」報告,當中提到不同試點轉用指定袋棄置垃圾的情況。其中,院舍、食肆和政府大樓等大致全部合規,商場使用率約為7成。住戶的使用率則頗為參差,更隨着時間逐步下降,即使政府免費提供指定袋,公屋及私人住宅使用率平均約兩成至5成多不等,而「三無」大廈的平均使用率更只有約兩成。
工作量大增 清潔工轉職

報告又提到,由區議員協助在試點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有住戶認為指定袋收費過高,增加市民經濟壓力,建議取消垃圾收費;亦有人認為政府指引不夠清晰,不理解立法原意是要推動減廢回收,應加強宣傳教育市民減廢及正確回收後才實行收費。私人住宅的管理公司及清潔承辦商均表示,會因垃圾收費而需要增加約5至10%人手,從而令管理費增加約15至20%;至於前線清潔工亦反映工作量大增,更有人表示垃圾收費實施後不會再從事清潔行業。

商場商戶則認為,在經濟環境差的情況下實行垃圾收費是勞民傷財,應先增加或加強教育及回收配套設施(特別是廚餘回收機),否則完全不能減少垃圾量及會增加店舖開支;以及沒有合適位置、在工作繁忙沒有時間作分類回收。不少試點的住戶、院舍負責人、商場商戶都表示所屬處所不會接收大型垃圾。在使用指定標籤的住宅樓宇/私人屋苑也有不少爭議。

當局指,實行垃圾收費後,市民和不同行業實際上都需要時間逐步改變其固有日常習慣、思維、營運及操作模式等。不過,報告並無交代垃圾收費的下一步方向,詳情有待立法會兩個事務委員會於後日召開聯席會議討論。
政黨調查指6成人不支持

民建聯昨日建議政府暫緩收費計劃,並深入研究如何優化環保減廢措施,不應把「收費」視為減廢的唯一或必然手段。該黨於上月5日至11日及本月6日至10日向市民進行電話問卷調查,有超過6成受訪者不支持政府實施垃圾收費,僅不足兩成受訪者支持在8月1日正式實行收費計劃,逾4成人更表示「根本不應該實施」。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表示,相信政府會暫緩計劃,因「先行先試」結果已反映計劃有種種問題,包括回收設施不足、前線人員工作量大增、「三無」大廈參與率低等,若繼續如期推行,會引起很大混亂及反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