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背靠祖國外交自信 港力爭築牢國際地位

2024-05-15 00:00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既面向三國,也面向整個歐洲。在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時,中國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堅持夥伴定位,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拉緊中歐人心民意紐帶。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一直堅持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獲得世界各國的支持和擁護。習近平主席此行,從圖爾馬萊山口與馬克龍總統續寫「高山流水」佳話,到與武契奇總統昇華中塞「鐵桿友誼」,再到歐爾班總理的「來家裏」,一項項特別安排,都凸顯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高光時刻。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金融、經貿方面一直積極拓展新合作夥伴。去年行政長官李家超外訪中東,與中東國家達成多項合作意向;早前港交所與沙特證交所集團在港合辦首屆「香港—沙特資本市場論壇」,促成了300多場雙邊會議及合作機會。而《香港國安法》制訂實施三年多來,香港市民和國際資本對香港的信心指數持續上升,國際機構對香港發展營商環境評價積極正面。

雖然近段時間,美國、英國等少數國家以及西方一些機構和政客接二連三以所謂「聲明」、「報告」、「決議」、「研討會」,藉詆毀攻擊《香港國安法》和香港國安條例,企圖阻礙中國的發展,但仍然無阻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與活力。從習近平主席今次歐洲之行的成效就可以感受到歐洲各國對與中國經貿合作的熱切期待和需求。

香港是高度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制,人員、貨物、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成為吸引國際資本、留住本地資本的重要基地。同時,完善的法律、會計和監管制度,深得外來投資者信任,擁有堅實的發展基礎。隨着祖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為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力支撐,香港聯繫國際的門戶和樞紐功能越見重要。以祖國為後盾,香港能夠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展示其獨特的魅力,發揮優勢及其自身獨特作用,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更加全面和可持續的發展,為國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服務提供了重要平台,定當擁有更廣闊的美好未來。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國的國際經貿戰略要義在於不斷對外改革開放,而香港最大的底氣,就是中央對香港的期待和大力支持,香港應該展現出積極的回應,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特點來積極配合國家的國際經貿戰略,以實際經濟成果證明香港獨特優勢仍在、資本吸引力仍在,未來必將迎來更多機遇。

龔俊龍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