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老家庭壓力爆煲 社協促統計支援

2024-02-02 00:00

認知障礙症患者普遍症狀包括情緒大上大落、缺乏自理能力、容易走失,令照顧者壓力倍增。
認知障礙症患者普遍症狀包括情緒大上大落、缺乏自理能力、容易走失,令照顧者壓力倍增。

港鐵石門站日前發生長者膠袋笠頭自殺悲劇,再次揭發照顧者悲歌。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表示,認知障礙症患者普遍症狀包括情緒大上大落、缺乏自理能力、記性差、容易走失,令照顧者壓力倍增。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前委員、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建議設立資料庫,了解有多少「雙老家庭」從而作出優先支援。
佘達明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以老護老」的個案很常見,處理這類問題主要有三大方面,包括藥物、家人支援、行為治療,他形容這是家庭問題,需要整個家庭的成員,包括子女一同處理,不能夠單靠其中一個人。他亦贊成在家安老,希望通過在家用藥、心理或行為上的支援,讓患病長者能得到有尊嚴的生活,但這需要依靠當區社工處理並找出需要幫助及隱蔽的長者,及時跟進及定期家訪,避免悲劇發生。
需加強用藥心理行動支援

阮淑茵在同一節目表示,對於接二連三有這些與照顧有關的悲劇發生,反映現時對支援照顧者的服務未足夠,特別是要照顧認知障礙者的家人,其壓力相對比較大,尤其年老照顧者,因體力問題,自己本身可能也有病患,未必能夠應付患者的日常基本需要,例如未能扶患者上落輪椅,變相有時會令照顧者在壓力下病得更嚴重。惟家人基於責任或其他原因,不想將長者交由老人院照顧。

她說,見過有私家老人院為臥床長者一次過包6至7塊尿片,令家人不想將親人交由老人院照顧,有些則因不想放棄,於是將責任放在自已身上,令壓力加大。她又稱,雖然近年政府提供不少暫託服務名額,但很多都是透過私人買位方式提供,有關質素和價錢需要加強監管。她希望當局可以設立資料庫,了解有多少「雙老家庭」需要支援,優先處理他們的需要,避免類似悲劇再發生。
議員倡設「三層保護網」

立法會推動照顧者為本政策小組委員會委員、新思維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昨日表示,目前針對照顧者的服務明顯不到位,否則不會有這麼多的悲劇出現,建議在社區、醫護及政府層面推行「三層保護網」,為照顧者提供完整的支援。他與小組副主席、「A4聯盟」林素蔚,以及小組另一委員、選委界江玉歡,希望可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商討政府政策有何改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